高校迎新站C位 青島理工大學這群學生手工造越野車
青島新聞網9月18日訊(記者 宋波鴻)在今年的青島高校迎新中,一個學生社團顯得很“拉風”。他們就是青島理工大學的春田青云車隊,這個平均年齡20出頭的學生科創組織,徒手造越野車,他們的作品就擺放在迎新入口,吸引了不少新生圍觀。
近日,結束迎新工作,這個車隊的隊長周雁祥接受了青島新聞網記者的專訪,講述“造車”始末。這群有夢想的青年人,用自己的方式實現夢想,造出真正能夠跑在路上的巴哈越野車,并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國比賽。
從每個螺絲釘每塊鋼板起 人造越野車
周雁祥介紹,青島理工大學的春田青云車隊成立自2018年,自己也是第一任隊長。車輛工程專業的他,目前已經是一名大三學生。
最開始的造車契機,就是在2018年,周雁祥協助自己的一位學長做畢業設計,設計規劃和圖紙打磨之后,獲得了青島理工大學老師的肯定以及支持,于是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開始了“造車工程”。
周雁祥說,“我們從車輛的每一個螺絲釘,甚至是每一塊鋼板,親手搭建起一輛越野車,這個成就感是很大的。最終看著一輛能夠在陸地上開起來的越野車出現在面前,感覺真是自己的一個孩子誕生了一樣。”
不過,周雁祥介紹,做這樣一輛人造越野車,其實還是十分費時費工的。春天青云的20多個核心成員,耗時400小時,最終才造出一輛越野車。“所以我們這個手工造越野車的產量也不高,一年也就造出一臺。”周雁祥說。
成立之初就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賽
2019年,春田青云車隊就代表青島理工大學參加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周雁祥說,“在來自全國的80多支車隊中,當時我們的總成績是全國第27名,在營銷答辯環節,我們更是拿到了第12名的成績。”這對于一支剛剛成立一年的學生科創社團來說,成績已尤為喜人。
“2019年的比賽之后,我們今年再戰,第二輛車已經快要出爐了!”周雁祥說,“今年我們的車更強更好,去年的比賽,的確有一些是我們沒有考慮周到的地方,吸取了很多教訓,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把作品打磨得更加細致,性能也更優良。”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是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在各院校間開展的小型越野賽車設計和制作競賽。競賽環節中,更是包括多種靜態與動態項目,靜態項目包括技術檢查、賽車設計、成本與制造、商業營銷等,動態項目包括牽引、爬坡、操控性、直線加速、單圈計時、耐力比賽等。
“而我們學校,正好在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中,有很輝煌的優良傳統。在巴哈大賽方面,就需要一些突破。所以我們今年會繼續奮戰這項比賽。”周雁祥說。
400小時焊接切割手工打磨 打造夢想
在今年的迎新中,青島理工大學的春田青云憑借手工打造的越野車,成功站在了迎新“C位”。
周雁祥介紹,“這恐怕也是我們迎新的傳統了。參加完今年的比賽,因為我個人原因,我恐怕就要退役了,所以在迎新中,我們顯得很突出很特別。希望能有更多熱愛汽車的學弟學妹們加入進來,從而做好新老交替的工作,一起完成夢想。”
“在造車的過程中,我們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這個過程甚至需要親自動手進行焊接,以及切割等等,從而完成各種手工打磨車輛的過程。能夠學到很多東西,所經歷的過程,也會讓我們受益匪淺。”周雁祥說。
“我們這個科創組織,核心成員20多個,全部成員有30多個。”周雁祥介紹,“大家都是利用課余和周末時間,來進行汽車的設計以及制造。400多個小時的團隊協作,耗費了大家不少精力,當真正造出一輛越野車時,我們也會歡欣鼓舞,感覺這就是一個打造夢想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