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鮮養成記 | 既“冬眠”也“夏眠”,海參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睡覺
作為山珍海味中的“八珍”之一,海參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和化學元素等人體所需的50多種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高,但養殖時間長,需要三四年的生長期,因此,海參依然是市場上的高檔消費品,價格一斤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餐桌上,但你或許不知道,為了實現這個海參上餐桌的“小目標”,科研人員需要耗費10多年的時間。近日,觀海新聞記者探訪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聽專家講述海參品種“參優1號”的幕后故事。
海參的耳狀幼體。
病原高溫成海參養殖“死敵”
海參從天然捕撈到人工養殖,經歷了幾十年的漫長歲月。
據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介紹,1980年以前,靠海吃海的漁民們,從天然海域捕撈海參,等到捕撈上岸后,大家對它進行加工和烹飪。從1980年開始,我國科研人員不斷突破海參養殖技術,到2000年后,海參養殖開始大面積鋪開。
養殖海參的人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把養殖池塘的設施設備升級?如何實現自動化投喂?飼料需要先發酵嗎?養殖工藝怎么優化?投喂怎么能均勻?普通的養殖戶根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棘皮類遺傳育種與病害防控創新團隊,作為我國農業部唯一一個從事海參研究的團隊,從2002年開始研究海參病害防控和健康養殖工藝優化,每年在全國沿海做十幾次的技術推廣,把養殖海參的方法、技術傳授給大家,為養殖戶們提供技術支撐。
雖然有了養殖方面的技術支撐,但環境中存在著天然病原,而養殖技術相對短缺,病原菌開始侵入海參,再加上海參不耐高溫,因此海參經常出現大面積死亡。2013年山東高溫,導致海參養殖業受損嚴重。2018年,河北、遼寧等地高溫,又導致海參產業蒙受巨大損失。自此,養殖戶們開始意識到選種的重要性——既要選擇生長快的優良品種,還要選擇抗病害耐高溫的品種。
黃海水產研究所的棘皮類遺傳育種與病害防控創新團隊,從2002年開始,做病害防控,從了解讓海參患病的細菌開始,然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只從防控方法和防控藥物來做遠遠不夠,一定要從育種開始入手,因此,漫長的育種之路開始了。
“參優1號”刺參親本。
12年逐代選育誕生“參優1號”
為了選出既耐高溫又抗病害的海參品種,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廖梅杰博士說:“從2005年開始,我們用了3年時間,從全國各地搜集海參親本,凡是國內自然分布海參的區域,我們都去了,先后從大連棒棰島、威海西港、煙臺長島和青島太平島這四個地方,采集了野生海參。后來,我們無意間發現了一種日本海參,經過追蹤,發現它比國內的品種耐高溫性強。通常自然情況下,本地池塘養殖的海參在5月初至中旬開始產卵,而這種日本海參可以撐到6月中旬,說明它的耐高溫性特別好,于是我們又進口了兩批日本原種野生海參?!?/p>
“從這5個區域搜集到的野生海參大約有5000多頭,把它們放到本地養殖池塘內,在人工可控的區域內,我們用已經篩選出來的病原菌去感染它們,在這個濃度下,基本上一半的海參要死亡,這種行為我們叫做攻毒感染。”廖梅杰說,感染后再對它們進行脫毒,能夠存活下來的抗病品種,就留下讓它進行下一代的繁育。每一代的生長環境都是在可控區域內,先在親參培育的棚里養大,等到性腺發育成熟,就拉到產卵池內,提高溫度,進行產卵。廖梅杰笑著說:“可別小看了這個過程,要培育出一個新品種,至少要選育4代,我們這樣逐代選育,經過了12年時間,一直到2017年底‘參優1號’才培育出來,獲得國家新品種證書,這個品種抗病力很強,并且耐高溫,比普通海參的存活率高20%以上?!?/p>
海參一年一產卵,從一個小受精卵到成參至少需要3年時間?!皡?號”培育出來后,養殖戶們可以買海參卵或者海參苗,然后拿回自己的養殖區內進行養殖?!昂叩绞裁闯允裁?,喂養的話,給它們吃海藻磨成的粉,來補充營養,養殖戶一般買已經加工好的藻粉。除此之外,海參還要吃海底的底泥,所以養海參的時候,通常還要加入藻粉9倍量的海泥,讓海參的腸道充起來,增加海參的飽腹感?!绷蚊方苷f。
“參優1號”的幼體供應量達到了400多億只,從全國養殖海參的情況來看,目前這個品種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
延伸
怕冷怕熱愛睡覺的海參
養殖海參需要一個室外的環境,因此池塘都是建在室外。還要對海參生長的水域環境進行調控,池底需要充氧,廖梅杰笑稱:“我們在池底給海參建了個‘別墅’,這就是它們的家,這個家是分層的,當某一層環境不好的時候,海參會往上爬,這樣它們就可以一直呆在比較好的環境內生長?!?/p>
有人問這些人工選育的品種如果放流到大海內,會對海域造成生態破壞嗎?廖梅杰說:“國家有明文規定,所有經過人工選育的良種,需在可控水域里進行養殖,增殖放流的海參苗必須是野生親本?!?/p>
你一定好奇,這些海參生長的形態是什么樣的?原來,海參卵要先長成白色的小白點,經過一系列變化才會變成海參苗,從卵到苗大概需要一年時間,養殖一年半后才會長成大海參,不要以為大海參就是成熟的海參了,需要再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會變成成熟的海參,每一代海參養殖需要三到四年時間。我們現在市面上見到的海參,80%都是池塘養殖。
不過海參的公母平時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在產卵當天,看海參排出的生殖細胞顏色來判定,橘黃色的就是海參卵,而排出海參卵的就是母海參,這時就可以確定海參的公母了。海參產卵通常在晚上,需要不睡覺整夜盯著。海參需要一個黑暗的環境來產卵,廖梅杰說:“產卵前,海參會沿著地往上爬,爬到快到水面的位置,開始搖頭,這就是它們產卵前最明顯的標志?!?/p>
海參還有一個神奇的特性,因為它們不耐高溫也不耐低溫,所以每年都要在12月底1月初至2月底,水溫低于2攝氏度的時候,進行“冬眠”,還要在6月初至9月底,溫度高于23攝氏度的時候,進行“夏眠”,有半年的時間都是在“睡覺”。它們進入睡眠狀態時,不吃東西,體重降低,內臟器官也會退化。另外海參的再生能力很強,當遇到敵害或不良環境時,會把所有內臟吐出來,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長出一套新的完整內臟。
工廠化培育的大規格苗種。
進展
多個新品系正在培育中
鮮活的海參是顏色多樣的,市民平時吃的海參其實是海參皮,研究團隊從青島本地的海參中篩選出一種體色青綠色的海參,出皮率很高?!白?010年以來對這種海參進行優選培育,我們給它命名為‘瑯琊青’。另外,我們在2018年底,從俄羅斯引進一批親參,刺很多,并且耐低溫,讓它們跟‘參優1號’雜交后,刺多、耐低溫和耐高溫的性能都很強,我們給它命名為‘參優2號’,不過,目前這個品系還在研究階段?!绷蚊方苷f。(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肖夢婕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