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青島】你不知道的啤酒城 有酒有肉還有詩和遠方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黃曉 圖、視頻/寧冠宇)
你記憶里的啤酒城是什么樣子的?啤酒大棚、游樂場、各色小吃,通宵達旦的歌舞表演,你來我往、推杯換盞的熱鬧氛圍……記憶中,啤酒城是一座熱鬧與喧囂的城池,為每年夏天這場歡樂的盛宴而點亮。
然而,隨著金沙灘啤酒城的啟用,這里被賦予了更多可能,逐漸成為全年常態化運營的青島文旅新地標,這里不僅有美酒美食,還有詩和遠方,許多人在這里通過打拼實現夢想,還有人在這里找到了心靈依托,在心中種下了屬于未來的種子。
跑遍全國美食節 烤肉致富的東北小伙
哈啤酒吃烤肉是夏天的標配,啤酒城里亦不例外,烤肉香味四溢,隨處可見燒烤師傅忙碌的身影,東北小伙欒文明就是其中的一員,這是他第三次來參加啤酒節了。
“哪里有美食節,我就去哪兒,全國各地基本都去過。”在啤酒城里,欒文明有個自己的小攤位,賣東北大串烤肉,面積不大,生意卻還不錯,每天有一兩萬的營業額。他說自己專門跑各種節會,一年到頭很少回家,今年因為疫情,難得在家休息了幾個月陪伴親人。節會活動放開后,他就第一時間出來工作了。
“感覺啤酒節越辦越好了。”欒文明稱贊說,像青島國際啤酒節這樣規模的大型節慶活動全國并不多,所以他每年都會來,今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銷量還是很不錯的。
18歲就開始學徒幫工賣烤肉的欒文明,用了不到10年時間,已經買上了房和車。他堅信著,只要肯努力,就能過上好日子。
繁華與喧囂中 一片遺世獨立的心靈凈土
在啤酒城里開書店,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書店的環境和啤酒節的氛圍有些格格不入,然而經過一年多的運營,這家書店不僅開起來了,還經營的有聲有色,已經擁有上千名會員。“不是書店”創始人張兵林說:“啤酒節期間客流量比平時大很多,一些年輕媽媽會帶著孩子來店里看看書。”
位于金沙灘啤酒節內的“不是書店”。
店里有3萬多冊圖書,可供顧客免費閱讀。除卡座外,店內還提供兒童閱讀區,設置地面沙發、臺階蒲團,讓孩子們可以自在地在書海中暢游,沉浸在閱讀時光中。今年,為迎合啤酒節主題,店里還推出了啤酒特飲、無酒精的啤酒冰激凌和定價30元左右的急速餐,經濟實惠、銷量很好。門口展臺上,30多本啤酒主題的書籍也極受顧客青睞,有幾本甚至已經賣斷貨。
今年針對啤酒節推出的特色餐點。
“西海岸啤酒城當初找到我們的時候,說想在啤酒城里開一家常態化運營的文化場所,給帶孩子的家長提供一個安靜小憩的空間。”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看書,為愛讀書的人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這與“不是書店”的理念不謀而合。
“不是書店”成立于2009年,是青島第一家將咖啡和圖書融合在一起的書店。在此之前,張兵林已經開了15年的書店,不為賺錢,從小就癡迷讀書的他希望能讓更多人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滿足感、內心的平靜與喜悅,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書籍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越是壓力大、環境惡劣的時候,越需要書籍的慰藉。”
“不是書店”創始人張兵林。
門口展臺上集合了各種啤酒書籍。
從94年開書店至今,張兵林見證著書店的不斷迭代升級。他認為,不僅要有“書+咖啡”的經營模式,在店內舉辦文藝與特展活動,也是書店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金沙灘啤酒城店空間較大,平時也會組織如讀書會、展覽、沙龍等各種活動,還與區團委合作在此打造了“筑夢空間”,主要為設計類創客提供創業平臺。
今年,張兵林的計劃是將“小而美”的書店開進社區和寫字樓,這是他年前就在籌備的事情。“相對于人口密度,青島的閱讀空間其實并不多。許多人不是不愛讀書,而是工作忙沒時間去圖書館或書店,電子書雖然方便,但是從中找到自己想看的書如同大海撈針,實體書店的作用就是給書和人更多接觸的機會。”
面向未來 啤酒城里的機器人科教基地
如果說書店是孩子們在喧囂中的一方凈土,那機器人公園則是啤酒城通往未來的一扇窗。
位于金沙灘啤酒城內的青島機器人城市公園,是山東省首家以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為主題的科普研學基地,目前已獲批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1200平的場館內,既有5D影院,還有十余種智能機器人,包括智能接待機器人、會寫字的機器人、腦控賽車、會噴水的仿生鯨魚、會打高爾夫的機器人、大疆S1機甲戰車以及各種互動娛樂機器人。
門口酷炫的機器人戰隊吸睛度十足。
“我們其實是家做機器人的公司,啤酒城最初找到我們時,我們也挺驚訝的。”青島機器人城市公園負責人徐濱說,啤酒城雖然名為“啤酒城”,但并不只是個喝酒的地方,而是想要打造成常態化的青島文旅地標。為了吸引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游客到啤酒城玩,運營方找到了徐濱的機器人公司,想為啤酒城增加一些科技亮點,引入常態化的優質項目。考慮到這是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能讓更多的青少年早早地接觸到人工智能,種下探索未來的種子,他們欣然應允,決定在這里打造一個機器人展示平臺。
徐濱最初學的是自動化,因為看好機器人行業的廣闊前景,2017年與幾個博士朋友合伙開了一家機器人公司。最初是做工業機器人,一段時間后發覺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已相對飽和,他們更看好服務機器人和教育機器人的發展前景。現在場館中展示的也基本都是服務和教育機器人。
娛樂體驗項目。
“服務型、教育型機器人空間廣闊,我們針對這兩種做了展示平臺,打造青少年研學、科普、比賽基地,讓更多青少年早早地接觸到人工智能。”徐濱介紹說,為了更好地為青少年進行科普,他們開設了精品課程,走進小學、中學甚至是大學校園,定期開展機器人公益編程課,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未來,徐濱希望青島機器人城市公園能在青島打開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有機會將展館開到外地,將這種經營模式復制到其他城市,讓更多青少年有機會接觸到人工智能。
各種功能的智能機器人展出。
啤酒大棚里的精彩雜技演出。
啤酒節形象IP“哈舅”文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