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國家級會議,青島再次C位亮相!
中國最聰明的大腦相聚青島,他們會烹飪出怎樣的思想盛宴?又會與這個青春之城碰觸出怎樣的火花?
8月14日上午,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在青島盛大開幕,行業大咖云集、頂尖企業齊聚。走上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快車道的青島再次承載國家重磅會議,站上了中國科技創新的“C位”。
作為我國科技領域最高級別的會議之一,科協年會這場綜合、高端、國際化科技盛宴,今年首次走進山東,把主會場選在了青島這座全省科技創新的龍頭城市。
為什么選擇青島為東道主?這是對青島科技創新水平的極大肯定,更為青島借平臺、引智庫、帶資源、促轉型提供了堅實的方向。
在創新引領未來的當下,青島依靠創新這把“金鑰匙”,牢牢把握住了發展的主動權。以會為媒,這座朝氣蓬勃的創新之城,以“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的姿態,在科技賦能合作發展的道路上鏗鏘前行。
1
科協年會是場什么會?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最近兩屆年會的盛況——
2018年,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在杭州召開。會上首啟中國科技峰會,首開中國科技智庫論壇和世界科技期刊論壇,首發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共邀請135位院士、113位國外嘉賓、49位港澳臺嘉賓分別參加智庫聚才、學術引領、科普示范和群團改革共四大板塊20多項活動。年會圍繞數字科技、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杭州市發展的關鍵話題,聚焦智庫聚才、學術引領,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帶去了頂級的智力支持和前沿的科創力量。
2019年,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選擇了哈爾濱。以“新時代、新戰略、新動能—科技創新與東北創新”為主題,年會聚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振興經濟發展等基調,助力哈爾濱加快構建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會后,黑龍江省深化與中國科協和全國科技界的戰略合作,廣泛引入創新資源,精準補齊創新短板,激發了創新內生動力。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那么科協年會就是一個滿載頂級智庫資源、先進科技成果、飽滿項目儲備和后續發展動能的平臺。
除了有形的資源和項目,還要特別關注“無形”的智力支撐??茀f年會聚集了中國的“最強大腦”。以今年為例,翻開嘉賓名冊,不同領域的頂級大咖映入眼簾:原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首席科技專家、原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總工程師汪正勝為代表的專家們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指引道路;以全國政協常委、國際核能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清華大學雙聘教授張勤為代表的專家則正中青島工業互聯網發展的肯綮;中國科協先進材料學會聯合體主席團主席、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干勇更是帶著國內外專家為先進材料的發展帶來了頂級的思想……
要知道,作為行業的領路人,這些大咖即使是單獨出現在一個論壇現場,都足以引起行業的關注。而現在,因著年會,他們齊聚在一起,用最前沿的思想、最有條理的分析和最真實的發展思路指導著一方經濟的發展。
舉辦科協年會,就相當于“搭上了”中國科協這個頂級智庫資源。中國科協年會麾下有超過200個全國學會,這些學會遍布各個領域,每個學會都是一個搭載著行業頂級專家的平臺。這200多個學會組織的資源與經濟發展和聲共鳴,必將為一座城市的科技創新搭建通往國際一流智庫支持的“通天大道”。城市的產業發展和經濟騰飛有了更加堅實的翅膀。
2
青島為什么要承接這個會?
那么,青島能從中這個會上得到什么?
科技創新不能囿于“象牙塔”,也不能搞“獨奏”,必須圍繞全市發展大局,與城市發展戰略和產業方向緊密契合,突出主攻方向。抓住發展機遇,靶向產業需求,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才能實現創有所用。
致力于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以會為媒,此次科協年會的板塊和議程都面向青島“度身定制”——不僅與青島產業發展需求高度吻合,更將為青島落實國家發展戰略進行科技賦能。
疊加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青島穩穩站在了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正靈活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雙向發力”,在更廣闊空間尋找“合作者”,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
年會上,日本、韓國、德國、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青島的“知心好友”都得到了重點關注。國際技術貿易大會暨中日韓技術貿易論壇、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節點城市交通創新發展論壇、中德科技合作論壇等議程搭建了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臺,在思想的碰撞中增進了解,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
年會活動現場,有一場論壇格外熱鬧——不僅觀眾席上座無虛席,還有不少遲到的人自帶椅子坐在角落里。這場論壇的主題是工業互聯網與5G創新發展。
就像“非典”加速了電商崛起,讓消費互聯網就此步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工業互聯網迎來窗口機遇期。擁有雄厚制造業家底的青島,作為一直將制造業視為看家功夫的城市,工業互聯網是青島實現崛起的絕佳機遇。心懷夢想,步履鏗鏘,青島全面開啟制造業的蝶變之旅,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這場備受關注的工業互聯網與5G創新發展論壇上,就有十余位來自中國自動化學會、格里菲斯大學、中國移動設計院、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海內外知名機構的院士及專家,立足青島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研討、對話,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言獻策,引起了青島高校院所以及企業的高度關注。
談起青島,就繞不開“海洋”??v覽在青島舉辦的各種盛會,總有一個重頭戲是留給海洋板塊的。年會期間,世界海洋科技論壇就是送給青島的“大禮”。論壇聚集了來自自然資源部、中國海洋學會、英國水下技術學會、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海岸與環境學院等世界一流海洋研究機構的十余位院士和專家,圍繞海洋科研、海洋產業發展等話題進行分享和對話。在青島,談海洋,可謂順理成章。
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產業等在青島炙手可熱的產業自然也是年會關注的重點。圍繞這些產業,論壇聚焦經濟熱點,立足青島新舊動能轉換“956”重點產業體系的核心內容,助力青島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最大限度深挖年會資源,青島早已著手謀劃。
積極爭取全國學會資源下沉,青島協同各區市、功能區和有關部門,為企業搭平臺,聚項目、聚人才,全力開展“雙招雙引”,取得了一批初步合作成果。目前,中國自動化學會已經分別與青島市科協、平度市政府簽訂了框架協議,將圍繞工業互聯網發展展開合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也與萊西市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發揮學會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規模和優勢,推動萊西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年會期間,全國學會將與地方共簽訂合作協議項目十余個,在新材料、海洋、智能制造等領域全面助力青島經濟轉型發展。
中國(青島)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將在年會期間頒獎。這場全球頂級大賽自3月份啟動,通過“線上參賽+評審線下”方式,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509個項目參賽。大賽決賽6月份在青島舉辦,已經有25個項目與西海岸新區有關園區、企業簽訂合作意向,7個項正在辦理注冊登記,還有30余個項目正在與青島有深入對接洽談。其中,擬入駐自貿區的“基于手眼協同的智能機器人系統”和“壹諾節能”兩個項目,更是按照自貿區政策直接納入青島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
定制板塊引智庫,多措并舉引人才,深入下沉挖資源。顯而易見,這場盛會將與山東經濟、青島產業發展深度契合,在這片創業藍海中激蕩出更多的浪花。
3
青島怎么借勢發展?
近幾年,在青島的會展“日記本”上,幾乎每一天標注有日程。青島用自己的發展歷程證明了,重大會議承載著豐富的資源,對一座城市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覷。
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成功圓滿舉辦,讓青島站上了新的發展起點。乘峰會東風,搶歷史機遇,青島聚焦城市發展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強力發起了15個攻勢,搞活青島這座城正在付諸一個個扎實的行動之中,各項工作加速起勢。
去年舉辦的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吸引了來自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的5000余位嘉賓出席,是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宣示。不僅是青島,全省各兄弟城市依托峰會所集聚的優勢資源,密集開展“雙招雙引”活動,紛紛簽約一批高質量合作項目。近一年過去,這些項目紛紛落地,已經逐漸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頭部力量。
同樣是去年舉辦的首屆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讓青島站上了資本匯聚的巔峰?!坝梦业娘L險去成全你的創新”,會后來青島對接的創投風投機直線上升。截至2019年末,全市創投機構累計在青島投資項目243個,投資規模212.3億元;即使在受疫情影響的今年,第二屆創投風投大會在云端召開,青島重點創投風投招商項目簽約活動也吸引了總規模559億元的基金落戶。
盛會有窮時,資源無窮盡。盡快形成長效化機制,才能讓青島放大“后年會效應”,真正實現借勢起飛。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正是青島的“抓手”。
今年6月,青島被確定為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借此,青島將打造“會展賽服+科技智庫”示范模式,依托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廣泛匯聚科學家、企業家等創新資源,堅持合作發展、開放協同、精準對接、科技賦能,把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結合起來,把科學家與企業家結合起來,匯聚海內外創新資源和中小企業技術需求,促進優勢技術項目轉移和成果轉化。
青島還將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技術服務和交易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材料、醫養健康、現代海洋、高端化工、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統籌“科創中國”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和布局,加快與全國學會及各類創新主體共建新型賦能組織。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用好“科創中國”這張王牌,青島力求構建符合青島實際的創新生態和技術創新模式,形成科技經濟融合的“青島樣板”,把青島打造成為“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其實,此次年會上,“科創中國”的作用已經凸顯。青島市將科創中國深度融入年會全過程,充分利用建設“科創中國”試點示范市的有力契機,加強與全國學會的會地協作,推動創新要素精準對接,共建新型賦能組織,放大“后年會效應”,共同推動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會議期間,參會的院士專家還將受邀深入青島和園區開展面對面交流、點對點對接??梢云诖慌萍寂c經濟深度融合的成果必將形成。
年會在青島舉辦,是青島科技創新史上的又一次“高光時刻”。站在科技創新前沿的青島,必將借著年會的東風,迎來科技創新發展的再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