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科技創新:城市發展最強勁內生動力

2020-08-08 07:24    青島日報

備案2855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3家“準”上市高企,成立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

科技創新:城市發展最強勁內生動力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耿婷婷

越是困難時期的發展成果,越有說服力。在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關鍵時期,青島持續深化科技引領城建設,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為特殊時期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創新的源頭活水,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

培育2855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推動3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或過會,有望提前完成年度目標;科創母基金簽約首批合作的4只子基金,總規模近20億元;“投保貸聯動”業務為36家次企業提供貸款1.8億元;創業黑馬建設的獨角獸加速基地落地并引進注冊了60家企業;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成立,構筑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高地……

上半年,青島的科技創新交出了逆勢上揚的靚麗成績單。

企業為“體”,科技創新韌性強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是科技發揮經濟引領作用的“生力軍”。上半年,青島砥礪前行,完善了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推進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的企業梯次培育體系,為關鍵時期的科技創新增添了韌勁兒。

作為科技創新最龐大的主力軍,科技型中小企業半年來逆勢增長:截至7月底,我市有五批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總數達2855家,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備案數量。

面對疫情沖擊,這些中小企業不僅要“活得了”,還得要“活得好”。半年來,市科技局聯合區市科技主管部門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6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共減免房租等費用4980萬元,惠及企業2292家;同時,創新服務企業方式,推行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聯合稅務局開展“研發費加計扣除及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網絡直播,“隔空”把政策送到企業手中;而頻頻上線的“屏對屏”路演,更是為中小企業吸引了60多家投資機構的關注。

疫情期間,市科技局通過科技資金審核綠色通道,會同市財政局撥付列入2020年預算的高企認定獎勵和研發投入獎勵7.6億元,惠及科技型企業2900余家。多措并舉,我市高新技術企業頂住了資金壓力,快速實現了復工復產,“穩住了”這股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

更難得的是,在我市高企上市培育庫中,已經有62家優質企業蓄勢待發,準備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在建立高企上市服務聯盟、對接上交所和深交所、優先傾斜布局技術創新中心等一系列舉措的幫扶下,今年,我市有16家企業入圍山東省首批科創板上市擬培育科技型企業,居全省首位;有3家高企上市或過會,有望提前完成年度目標。青島科創企業的爆發力十足,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城市發展最強勁的內生動力。

平臺為“媒”,產業升級質量高

用平臺思維做乘法,青島打造創新平臺,為產業升級提供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科技企業發展需要肥沃的土壤,一流的科技園區是最好的搖籃。上半年,我市組建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運行監測及評估中心,健全全市“一區多園”統籌發展機制,為科技園區的“組團”發展、高效互通提供了更高層次的指引;制定科教產融合園區建設方案,深挖科教資源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為推動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提供了動力。

提到孵化載體,就不得不提在青島扎根的“王牌”服務機構。華夏基石建設的“產業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總部基地”,已經導入了7家上市公司或頭部企業,其中4家已注冊落地;春光里創投生態綜合體即將投用,有8家意向企業已經“預約”入駐;創業黑馬建設的獨角獸加速基地落地并引進注冊了60家企業,其中準獨角獸區域總部企業1家、高成長企業18家;中國科技開發院搭建創新創業服務和產業培育平臺,也已引進注冊企業38家……這些平臺不僅帶來了一流的服務模式,還帶來了頂級的企業資源,為青島的產業升級提供了新生力量。

平臺效應疊加下,青島產業升級蓬勃發展,后勁兒十足。

在生物醫藥領域,青島引進中科院理化所在青建設未來大健康技術創新研究院,導入光動力醫學創新、微針透皮給藥、全身熱療腫瘤治療、低溫冷療康復等項目研發中心、產業轉化中心,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孵化一批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培育多家行業領軍企業。

在高端制造領域,青島與北京建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建造、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修復、裝配式制造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創澤國際人工智能機器人項目落戶,建設國際化綜合性人工智能產業園區。

在信息技術領域,青島推動聲智科技項目落地,建設聲與智能融合技術研發基地與產業應用示范中心;推動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項目落地,在青建設地面信息港、新一代智能衛星研發中心等,打造國家級空間信息產業國際科技創新園;推進“中國智谷”項目,建設泛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設施,將吸引京東數科、京東方、浩鯨云等200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落戶,助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來自“大國重器”的好消息,則讓青島在國際創新前沿都站得住腳。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研發的“海燕-X”將世界深海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中車工業研究院(青島)等7家合作單位簽約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完成主體施工;山東能源研究院加快立項建設……這些成果生長在青島的高端創新平臺上,為青島搶占世界創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服務為“用”,內生動力再優化

科技創新不是一個獨立的領域。金融活水的灌溉、人才智庫的澆鑄、頂層設計的謀劃……完善的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發展帶來更多內生動力。

金融支持是科技創新發展最好的助推器,這一點,在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尤為明顯。4月,科創母基金首批合作的4只子基金順利簽約,總規模近20億元,其中,同創偉業已經投向了我市工業互聯網重點項目卡奧斯平臺。目前,科創母基金已深入對接并儲備超過130只子基金、規模超600億元,儲備直投項目30余個、規模超200億元。加快科技金融產品擴面增量,“投保貸聯動”業務上半年為36家次企業提供貸款1.8億元;深化金企對接,促進商業銀行上半年為1264家科技企業發放貸款338億元。

科研本身不是創新,從科研到投入市場的全過程才是創新。半年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青島推進成立半島科創聯盟,召開膠東五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座談會,協同五市高校院所、知名企業、孵化器、創投風投、技術轉移、行業協會等創新平臺和要素,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建立“局校會商”制度,圍繞重點攻關項目與地方產業需求,與駐青高校開展深入合作,提升高校服務地方發展能力;推動成立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構筑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高地……政府、高校、院所、企業之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科技創新與市場的對接也越來越順暢。

科技人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愈加突出。半年來,青島高端創新人才的發展朝氣蓬勃:9人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19人進入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候選名單,26人向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劃發起了沖擊。海爾集團、青島農業大學成功入選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本地人才留得住,外部人才也引得來,上半年,青島加碼優化科技人才服務措施,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不見面審批”,全程網上辦理,發放電子許可3444份,為我市吸引全球人才打通了快車道。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上限17284元下限3269元!青島公布2020年度社會保險個人月繳費基數

2020-08-08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一圖讀懂青島首批便民服務舉措 5個"+" 讓生活更方便

2020-08-08    青島新聞網

青島市屬企業16個品牌入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

2020-08-08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超級觀察】吳金貴接手球隊僅兩天 黃海憑啥逼平強大的上港

2020-08-08    青島新聞網

青島早知道|?今天開搶!“百萬補貼”來了!嶗山風景區恢復開放 城陽5所學校新建項目規劃出爐

2020-08-08    青島新聞網

學位不緊張!“二寶”入園高峰期來臨,青島今年共錄取小班幼兒11.12萬人

2020-08-08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青島宜家今日開放!最新攻略奉上!周邊道路行車和停車方案出爐

2020-08-08    青島新聞網

城陽5所學校新建項目規劃出爐!位于這兩個街道

2020-08-08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开封县| 福鼎市| 陕西省| 周宁县| 正宁县| 克拉玛依市| 甘洛县| 越西县| 溧水县| 北流市| 阳泉市| 龙里县| 汾西县| 谷城县| 玛多县| 常熟市| 弥勒县| 教育| 寿宁县| 当阳市| 聂荣县| 怀远县| 都匀市| 米泉市| 临城县| 江山市| 西华县| 青川县| 定结县| 普定县| 富民县| 城步| 昌平区| 中阳县| 绥中县| 华安县| 广东省| 沅陵县| 河南省|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