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不緊張!“二寶”入園高峰期來臨,青島今年共錄取小班幼兒11.12萬人
近九成幼兒獲得普惠性學位
“二寶”入園高峰期來臨,我市學位不緊張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016年,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2020年,迎來了“二寶”們的首個入園高峰。目前,全市幼兒園招生工作已接近尾聲,共錄取小班幼兒11.12萬人,比去年增加1.92萬人,增幅達到20.9%。今年公辦園招生5.72萬人,占比51.44%,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招生4.19萬人,89.15%的幼兒取得普惠性學位。目前,各區市部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和非普惠性民辦園仍有空余學位,有需要的幼兒可隨時到幼兒園報名入園。
▲李滄區夏莊路幼兒園門外,家長在查看錄取信息。
全市新啟用公辦園34所
2020年,全市新啟用公辦園34所,小班共錄取幼兒約4500人,新啟用普惠性民辦園14所,小班共錄取幼兒1200余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需矛盾。今年,全市計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50所,已有36所開工建設,將新增學位約1.2萬個。
居住人口密度較大的李滄區東部片區今年有3所公辦幼兒園新開園,分別是李滄區東川路幼兒園、李滄區匯川路幼兒園、李滄區武川路幼兒園,共招收8個小班320人。這3所幼兒園的開園招生使李滄東部片區的公辦園布局趨于均衡,實現了科學的幼兒園劃片招生,每個片區都有1所以上公辦幼兒園和其他類型幼兒園,實現了幼兒的相對就近入園。目前,該片區還有金水路幼兒園、漢川路幼兒園、平川路幼兒園、天水路第二幼兒園、銅川路幼兒園5所公辦幼兒園正在推進建設。
整治146所小區配套園
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是老百姓家門口的幼兒園,自2019年以來,全市大力推動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對規劃不到位、建設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的209所幼兒園進行整治,規劃建設不到位的重新規劃、補建或加快建設,已建成的促進移交、防止閑置,高收費的幼兒園大力轉為普惠性民辦園,目前已經完成整治146所,全部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園,為幼兒就近入園提供了更多的普惠性學位。
嶗山區遠洋風景小區配套建設的幼兒園處于嶗山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片區,是每年的招生熱點區域。通過此次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工作,閑置六年之久的幼兒園,辦成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每月保教費860元,今年啟用招生。
市北區浮山后片區是市北區小區配套幼兒園分布較為密集的區域,因歷史原因,這些小區配套幼兒園多為高收費的幼兒園。2020年這些幼兒園降費轉型,向周邊百姓敞開了優質普惠的大門。銀座英才四季景園幼兒園、嘉樂幼兒園、智慧熊幼兒園、湖光山色幼兒園、福嶺幼兒園5所幼兒園按照每月880元的普惠價收費。加上周邊的老牌普惠園,如廣和幼兒園、中科院幼兒園、心語幼兒園等,浮山后片區優質普惠學前教育布局進一步優化。
建設小微園補充學位
今年,市教育局重點推動“優質公辦園+分園”“優質公辦園+教學點(小微園)”“鎮街中心園+村辦園+民辦園”等3種形式的聯盟模式,特別是在公辦學位不足區域,積極推動建設一批“優質公辦園+教學點(小微園)”,采用租賃、改造等方式舉辦教學點(小微園),交由公辦園統一管理,擴大公辦學位。
市南區湛山片區是老城區,人口密度大,土地空間受限,入園壓力逐年增加。位于這個片區的新湛路幼兒園是一所公辦幼兒園,面對承載力不足的情況,市南區積極想辦法,近兩年在幼兒園周邊租賃房屋,先后舉辦一處教學點和一處分園,增加公辦學位,由新湛路幼兒園負責統一招生、統一師資、統一管理,今年周邊報名幼兒的入園需求已全部滿足。
公辦園增加小班110個
在部分土地資源已十分緊張的建成區,我市針對適齡幼兒暫時性的數量增加,積極挖掘幼兒園自身潛力,讓有條件的幼兒園進行擴班,適當擴大班額,增加招生數量。今年,全市共74所公辦幼兒園通過擴班增加小班110個,增加招生約3500人,51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通過擴班增加小班87個,增加招生約2600人。部分招生壓力較大的幼兒園,積極想辦法擴增場地,通過租賃周邊公共用房改造成幼兒園教學點等措施,滿足周邊適齡幼兒入園需求。
(青報全媒體記者 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