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活動平臺聚焦“開放” 聽聽商會負責人怎樣評價青島的開放
“三我”活動平臺聚焦“開放”——
商會負責人為青島開放“把脈問診”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為了進一步發揮好“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平臺作用,7月17日下午,市委政法委聯合市社會組織總會,召開“聚焦開放”座談會。福建總商會、安徽商會、廣東商會、臨沂商會、濰坊商會、日照商會、煙臺商會等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會上,大家圍繞青島“進一步開放”把脈問診,直擊難點痛點堵點,提出想法意見,充分發揮好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第三方作用。
日照商會副會長劉松漢認為,這次“三我活動”座談會是一場及時雨,是落實王清憲書記“發揮社會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作用”的具體舉措,對于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相繼向深圳、上海派出大批干部學習培訓,商會組織“十分眼饞”,建議在以后的外派學習中,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參與,開闊視野思路,找到南方城市民營企業發展的“金鑰匙”;也希望借鑒“第一書記”的好做法,選派學成歸來的干部到民營企業傳經送寶、推動企業發展。民營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業態散,特別是分屬不同職能部門管理、“婆婆多”,一些惠企政策缺乏配套,建議根據行業分類,制定不同“放管服”具體舉措,由主管部門牽頭、多部門配合,確保民營企業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同時,政府部門要加大對疫情后民營企業的支持幫扶力度,特別是實施差別化的貨幣信貸支持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防止隨意減少授信、抽貸斷貸等“一刀切”行為,確保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激發民營企業的發展活力。
濰坊商會秘書長姜淑芹認為,作為已經在青島打拼近30年的從業者,對青島這些年的起起伏伏、風風雨雨,歷歷在目。感謝市委市政府開展的“三我”活動,讓她這些年的觀察與反思,真正有渠道能夠表達,真正有人可以聽見,真正有改變最終落實。如何去實現更好的開放呢?首先要做到人的開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視野開放、意識開放、技能開放。先前數批政府干部赴深圳、上海,非常振奮人心,開放的第一步就是走出去看一看,不能把眼光留在往日的功勞簿上。要提高開放意識,只有先把人的意識搞活,才能留得住年輕人、創業者、潛力股,希望更加關注來青人才的想法,想方設法和人才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讓人才看見在青島實現價值的希望。建議青島組織長期的、連續的,形式多元、內容新穎的講座,可以邀請各界大咖來青島進行各種類型的講座,營造青島濃厚強烈的全民學習思考氛圍。同時,建議青島加強創新思想教育,鼓勵已就業人員,尤其是中年員工、中高層的思想教育,只有包容的思想,才能容下開放的世界。建議加大對企業中年干部職工的培訓指導力度,教導其新思想、新技能,順應時代發展,引導其發揮更大的作用。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發展也不是一時實現的,要想真正實現青島的蛻變,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應該改革到骨子里,開放到心眼中,只有把“人”搞活了,人才能帶動城市興盛。
福建總商會常務副會長楊太河認為,青島現在正對標深圳,也在提倡上海官員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精神,但還可以做得更多一些。在他的家鄉,在春節、中秋兩大節日和家中有紅白喜事時,在得知有在外做企業的人回來后,區市和鎮街有關領導馬上登門來拜訪,噓寒問暖,總讓人心懷感動和感恩……現在青島“門難進、臉難看”現象有很大得轉變,“一站式”服務也得到了完善,但與南方城市比,服務市場、服務企業和對中小企業家的思想意識還有可提升的空間。希望青島在落實制度上避免“嚴格有余,靈活不足”,樹立“人性化”管理理念,讓各項優惠政策更方便地惠及企業。
臨沂商會會長程存福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解決融資難問題對民營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現在國家出臺了很多好政策,但他接觸的企業獲知政策還是主要依靠企業間相互通氣。建議青島建立企業聯系群,及時解讀政策,讓企業第一時間了解。同時,現在青島有人才公寓、保障房,希望青島也能建立藍領公寓。讓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既可以展現青島對各類人才的態度,也能實打實地提高城市影響力。
安徽商會秘書長陳俊言認為,中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更多人成為了空巢老人,希望青島注重夕陽紅產業的發展,政策給予適當傾斜。也希望青島嚴抓教育亂象,包括學區房、校園課外輔導班、教育機構等。使老有所依,快樂養老;幼有所長,健康成長。
廣東商會副會長王炳業認為,青深兩地在營商環境、政策制定、對行業商協會的支持、發揮龍頭企業作業、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等方面確實存在差距,但青島的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化,能召開政府與企業家溝通聯系的座談會就是營商環境改善的例證。建議青島對大中小企業一視同仁,在政府采購時讓中小企業有更多參與的機會。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青島一定能夠營造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一流營商環境和開放環境,一定會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煙臺商會秘書長孫資凱認為,受疫情和當前經濟環境的影響,關于中小企業的經濟糾紛增多。在此種情況下,煙臺商會中有人提出,希望青島選聘部分行業的企業家到機關掛職,既方便政企溝通,在出臺涉企政策時也可以更好得貼合實際,真正讓企業獲利。也希望青島在對企業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盡量做到青島企業相互提攜,充分發揮本地企業家作用,達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
(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