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浴附近現虎鯨?目擊者現身 專家判斷可能是須鯨
相關視頻
近日,一段“鯨魚現身青島近海”的視頻在島城市民微信朋友圈熱傳,之后被轉發至各大視頻平臺,引發市民網友關注。據了解,該視頻由一帆船賽參賽者拍攝,“鯨魚”出現在三浴和奧帆中心之間的海域。根據視頻,專家初步判斷有可能是須鯨。
目擊者:“距離四五十米,背鰭露出三四十公分”
“我只是在朋友圈發了一小段視頻,沒想到火了,大家都找我問鯨魚的事。”7月15日,視頻拍攝者許永灝對記者說道。記者采訪得知,許永灝是青島海院海豚國際航海俱樂部副總經理, 7月11日,許永灝與另外三名同伴,代表青島海院海豚國際航海俱樂部參加中國航海日WOB歡迎來航海周末帆船賽。11日下午3時左右,帆船行駛到三浴近海老鼠礁附近時,許永灝觀察海面確認航線時,突然看到了一只黑色、有背鰭的海洋生物從海里冒出。
“老鼠礁離岸1.5海里,離著三浴至少兩海里,當時我離著鯨魚也很遠,有四五十米的距離,據肉眼觀察,露出的魚鰭有三四十公分高,背部只露出了一小部分,都是黑色的。”許永灝介紹,這只“大魚”一共現身兩次,第一次看到后他趕緊拿出手機,之后拍下了“大魚”第二次躍起的視頻畫面。“兩次躍起相隔大約半分鐘,我一共拍了三四分鐘,但只有15秒拍到了,也就是我發在朋友圈,之后廣泛流傳的那段視頻。”許永灝說,之后“大魚”沒再出現過,“應該是往西南方向游去”。
視頻流傳開后,很多人找許永灝打聽“大魚”的事,對于他拍到的到底是什么東西,一些圈內人士做出三種判斷。“一種說是海豬,一種說是海豚,還有人說是虎鯨。不過,海豬沒有背鰭,如果是海豚,應該會發出吱吱的叫聲,所以兩種可能排除了,鯨魚的可能性最大。”許永灝說,他從小是專業運動員,一直從事帆船運動,10年前他曾在二浴附近見過四五只同時躍起的“大魚”,但因距離太遠看不清是什么,“之前就碰到過那一次,這次見到很開心,隨手記錄了下來。”
專家:
視頻拍下的可能是須鯨
對于視頻中的生物是什么,市民網友紛紛猜測。其中,虎頭鯨的說法流傳最廣。對此,中科院海洋所相關專家介紹,視頻拍攝的畫面較為模糊,從現有的視頻資料來看,認為有可能是須鯨,而非網友猜測的虎頭鯨,因為須鯨在青島的外海屬于相對常見的鯨種類。在中科院海洋所就有一個須鯨的骨骼標本,為2003年在沙子口發現的一只擱淺死亡的小須鯨。
據介紹,須鯨是須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須鯨、大翅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其中,中國發現的有9種。須鯨類動物體長約為15至20米,體重25噸左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波狀或云狀,過渡區呈灰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后傾斜。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垂直,是中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須鯨的分布范圍廣及全世界的海域,多半棲息于遠洋,生活在200-300米的深海,而極少接近海岸。藍鯨、長須鯨、座頭鯨、塞鯨、與小須鯨等在各大洋都可能發現其蹤跡,而布氏鯨則較為特殊,終年停留于溫、熱帶地區。在中國,須鯨科則多分布于黃海、東海以及南海海域。
三浴:防鯊網安全可靠,可放心游泳
“保護海域人人有責,期待青島的海越來越藍。”“引導它游向遠海吧,別擱淺了。”“還沒見過鯨魚呢,希望有機會去海邊來次偶遇。”“說明近海海水比較干凈”“不擔心人類,擔心它們。愿能好好保護他們。”對于鯨魚的出現,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關心和喜愛。不過也有網友留言表示擔憂:“不是鯊魚吧?夏天還得去洗海澡呢!”“鯨魚來了,鯊魚還遠么?”
對此,記者也咨詢了三浴管理辦公室的劉主任。“發現鯨魚的位置是三浴的外海,靠近奧帆中心,距離浴場不近,是參加帆船比賽的人拍攝的,目前我也只是看到了視頻。三浴的防鯊網離岸將近200米,浴場人員每天都會巡查,每天7點前巡視一遍。防鯊網的設置也是按照縱深梯次,越深的地方防鯊網越長,能夠阻礙大型魚類靠近。如果發現大型魚類靠近,我們也會驅離。浴場救生團隊很齊全,摩托艇救生船會巡視,市民可放心。”劉主任介紹說,他在三浴工作多年,之前沒有見過大海洋生物靠近浴場,最近的鯨魚視頻也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浴場游玩。
延伸:青島近海曾多次出現鯨魚
2004年10月14日,40多頭鯨魚出現在青島膠州灣西北方向海域,鯨魚最長達10米左右,最短有1米多長。據中國海洋研究所專家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膠州灣曾發現過這樣的鯨魚群,但到八十年代后期就“銷聲匿跡”了。鯨魚的再度出現說明了膠州灣的水質較好,沒有很嚴重的污染,能讓鯨魚自由呼吸。
2006年8月24日,游客先后兩次在金沙灘景區的沙灘上發現同一條“大魚”擱淺,專家們根據現場拍攝的照片判斷,這很可能是條偽虎鯨,體重有千余斤。
2008年8月30日上午,一頭400公斤重的幼鯨擱淺即墨鰲山衛海灘被發現。同日晚上,有市民發現一頭“大海豚”擱淺,經海洋漁政監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辨認,這是一頭成年鯨魚,這種鯨魚是銀杏齒喙鯨,也叫日本喙鯨。(記者 王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