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武林志】鴛鴦螳螂拳:堅守傳承70載 千年拳法育新芽
【青島新聞網獨家】
(文/劉文超 圖/張力偉)
一提到螳螂拳,普通人首先會想到《少林寺》里的于海,影片中飾演李連杰師傅的他,所呈現出的螳螂拳成為了諸多武術愛好者心目中“武林秘籍”。而在青島,同樣有對“父子兵”為發展中國傳統武術、傳承鴛鴦螳螂拳,堅守70多年,他們就是孫叢宅、孫日成父子。
今年85周歲的孫叢宅是鴛鴦門派的現任掌門人,8歲習武,師從青島國術館的發起人之一、中華鴛鴦門派第三代掌門人毛麗泉,至今學拳已有70余載。今年53歲的孫日成是鴛鴦螳螂拳的第五代傳人,自幼和哥哥弟弟一起隨父親孫叢宅練拳,現如今,習武50多年的孫日成是該門派唯一傳承人。
不練拳的人可能不了解,中華鴛鴦門派由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白猿所創,源遠流長已有2700余年的歷史,包含拳法、兵器以及醫術等門類。該門派內外兼修、文武兼備,講究左右手并重,內家功、醫術、長拳、兵器、散手、螳螂拳是該門派的六大精髓。經過各代的延續與改進,兼具強身健體與養生的功效。2014年12月,鴛鴦螳螂拳被國務院正式下文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6年4月,鴛鴦內家功也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早年在武術界,鴛鴦螳螂拳素有“只聞其名、不見其身”的說法,一直秘傳于民間。近年來,得益于孫叢宅、孫日成父子努力,鴛鴦螳螂拳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悄然走入尋常百姓生活。每天早上五點半,孫叢宅都要到家附近的燕島山公園練武,時間一長,周邊的武術愛好者陸續聚集于此,孫叢宅就免費教拳,讓更多的老百姓有機會受益于鴛鴦門派拳法“練養結合”的精髓,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除此之外,孫叢宅還堅持走進社區義務教拳。
鴛鴦門派掌門人孫叢宅展示鴛鴦螳螂拳。
2019年,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被認為是青島市體教融合邁入新發展的重要標志。2020年4月10日,市體育局局長車景華在青島市體育工作會議上表示,深入推進體教融合,細化體教融合各項工作,是體育局接下來的重點工作之一。而聯合教育局做好體育項目進校園活動,舉辦好市級中小學生體育聯賽、各單項錦標賽等賽事有利于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拓寬選材渠道,豐富選材資源。
體育項目進校園這一舉措也與孫叢宅、孫日成的想法不謀而合。多年來,孫日成讓鴛鴦螳螂拳成功走進校園,有的是以社團形式,有的則是作為校本課程,鴛鴦螳螂拳也成為了第一個走進校園的武術類非遺項目。如今十多年過去,鴛鴦螳螂拳已覆蓋李滄區、市北區、市南區、膠州市等30多所學校。陸續為燕兒島小學、嘉峪關小學、江蘇路小學、育才中學、鎮江路小學、青島大學,南京路幼兒園、第一國際學校等學校提供武術普及課程,開設公益傳習班,天山小學還專門為孫日成頒發聘書,聘請其成為校外專家團成員,專門教授學校老師鴛鴦螳螂拳。孫日成多年來的堅持不懈,也在幼兒園、中小學、大學中掀起一股青少年學習武術的熱潮。現階段,鴛鴦螳螂拳的受益群眾已超過數萬人,國內外選拔的弟子200多人。
掌門人:孫叢宅 85歲
“立正、敬禮、掌門好!”“學員好,”,跟隨結束晨練的掌門人孫叢宅回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鴛鴦螳螂拳傳承基地,小學員正在接受鴛鴦門派長拳的訓練,這頗具氣勢的“抱拳行禮”一來一往之間還真有點武林江湖的味道。
見到掌門人“抱拳行禮”是學員們的必須課。
“我們這個門派要求非常嚴格,不光是身體素質要好,更看重德行的考量和塑造。”癡迷武術一輩子的老爺子,談起鴛鴦門派也是侃侃而談。“習武之人就是一個武者,武者就要講究武德,到了館里就要遵循武德文化,見到教練要抱拳行禮,教練則要回禮,習武之人永遠要將武德放在首位。”
孫叢宅自幼喜愛武術,在哥哥的引薦下,8歲那年見到了當時鴛鴦門派掌門人毛麗泉。明清以前,鴛鴦門派已經在武林界赫赫有名,因為選徒嚴苛,基本上該門派的人都是頂尖高手,此時年事已高的毛麗泉并不想收徒,但最終被孫叢宅的真誠所打動,收為入室弟子的同時也將其收為義子。
舊時習武之人講究“臉面”,徒弟的一舉一動都代表師傅,毛麗泉一生只收了6位弟子為徒,作為“關門弟子”的孫叢宅與大師兄相差33歲,而只有孫叢宅接受了鴛鴦門派全部理論、套路和功法精髓。“因為我們鴛鴦螳螂拳歷代掌門收徒嚴謹,加之套路繁多,因此全部熟練掌握這些套路又能運用自如的人每代都是寥寥無幾。”孫叢宅說。
談起師傅,孫叢宅還提起一段佳話,當年老舍先生在青島時,閑暇時間經常與鴛鴦螳螂派第三代掌門人毛麗泉先生切磋武功,談詩論文,留下了一段“文武相會”的佳話。孫叢宅成為掌門人后,老爺子也捐獻出當年老舍先生曾用過的習武兵器及“文武相會”的畫卷。
而在老舍故居,還有這樣一段說明:“老舍為文壇巨擘,優雅卻不文弱,有俠氣。居青島時,每日晨起練武,風雨無阻。寓中也擺放著武林人常用的兵器,刀槍劍戟皆可運用自如。這是一個文武兼備、剛柔并濟的老舍。”
孫叢宅展示鴛鴦內家功。
隨后,老爺子向記者展示了部分鴛鴦內家功和鴛鴦螳螂拳,別看已經85歲了,但老爺子面色紅潤,精氣神很好,兩套拳打下來十分從容,而當天早晨老爺子已經練拳將近三個小時了。“想要動作不走樣,必須每天保持練習,不然師兄弟看到動作走樣,會說練得不正宗”。而關于實戰,老爺子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實戰不叫真功夫,實戰就是隨機應變,將日常訓練的招式打出來。”
如今,6位師兄弟中,只有孫叢宅一人開館收徒,而他最迫切想做的一件事,則是將鴛鴦門派的武術與醫術,在更大范圍內傳承下去。“我想教到一直教不動了為止。”孫叢宅說。
傳承人:孫日成 53歲
談起自己的習武生涯,今年已經53歲的孫日成依然記憶猶新。“我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我們兄弟三人兩三歲起,就被家人抱到武場邊,跟隨父親習武,基本都在武場邊長大的。”孫日成回憶道,“那時候是真的吃了不少苦頭,開始還覺得的有意思挺有興趣,但時間久了,練基本功真的是枯燥的不行,光扎馬步,一站就是5分鐘、10分鐘紋絲不動,父親的檢查方式也是相當粗暴直接,趁你不備,從后面推一把,如果被推倒了就要挨罰。”
隨著父親年事已高,傳承2700多年的拳法面臨后繼無人的境遇。再三考慮,兒子孫日成決定延續父親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而作為鴛鴦螳螂拳第5代傳承人的他,也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中國的傳統武術一般會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以此為謀生手段,養家糊口;另一種是以傳承為主,將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原汁原味的傳承下去,這就對徒弟乃至傳承人提出極高要求,不但身體素質是要好,更要從武德、基本功等方面進行考察。馬步等基本功要練習3年以上才能接觸套路,而給人看病的醫術更要考察10年以上才可傳授。”
想要慢工出細活,自然要耐得住寂寞,而孫日成并沒有因此后悔過,他覺得一切都是來自于父親的言傳身教。“父親平日提的最多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傳承,而不是急于求成,上世紀80年代有外國人慕名而來找我父親學拳,還提出可以付學費七八千美金,都被我父親拒絕了。父親回來和我們講,學個三五天能學到什么東西,這種速成學會的拳法不是糟蹋老祖宗東西嗎?那還能稱為螳螂拳?”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鴛鴦螳螂拳孫日成走進廣水路小學為學生講解展示。
雖然因為選徒嚴格,鴛鴦螳螂拳至今保持著先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原汁原味,但如今,癡迷武術又能夠靜下心來人卻是少之又少,鴛鴦螳螂拳也遇到了傳承問題。為了更好的傳承鴛鴦螳螂拳,在與父親商定之后,孫叢宅、孫日成父子決定打破鴛鴦門派“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的傳統戒律,帶著鴛鴦螳螂拳走入校園。有的是以社團形式,有的則是作為校本課程,陸續為燕兒島小學、嘉峪關小學、江蘇路小學、育才中學、天山小學、鎮江路小學、青島大學,南京路幼兒園、第一國際學校等三十多所學校提供武術普及課程。范圍覆蓋李滄、市北、市南、膠州,在幼兒園、中小學、大學中掀起一股青少年學習武術的熱潮。還自掏腰包為習武的孩子們準備服裝、獎品以及為進校園教課的老師發課時費等。
作為第一個走入校園的非遺項目,許多學生家長都有一個誤區,擔心習武后,孩子會不會更愛打架?孫日成表示,“走了全國這么多地方,我們是唯一要求學員背誦《武德訓》和《弟子規》的,鴛鴦門派十分注重“武學文修”,對于孩子而言,習武可以舒筋活血、最有助于體內營養的輸送,利于孩子身體生長,培養精氣神。”
徒弟:黃廣帥 28歲 學員:李崟赫 5歲
在國家非物質遺產鴛鴦螳螂拳傳承基地,每周都會開設武術課程,5歲的李崟赫就是其中一名小學員,練習快一年的他精氣神十足,一招一式頗有點“小俠客”的風范。
鴛鴦門派掌門人孫叢宅為學習鴛鴦門派長拳的小學員指導。
李崟赫的姥姥溫女士也向記者介紹了讓外孫老接觸武術的初衷。“男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擔心越來越不好管,而練武可以修德養性,就像孩子背的《武德訓》,習武先習德,先練德,再習武,再強身。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他之后的人生道路能夠端端正正的走下去。”溫女士說,“孩子之前也身體有點脾胃虛弱,做事也都有點弱弱的,來練習一年后身體確實更棒了,做什么事也能夠約束自己了,有時候在小區玩,還愿意給小朋友展示展示。”
作為一名90后,從小習武的黃廣帥來到基地已有4年時間,在跟隨掌門人孫叢宅和師傅孫日成學習的時間里,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責任感,一種將所學的拳法傳承下去的使命感。“跟著師傅和掌門人學習這段時間,真心覺得傳承一項拳法不容易,掌門人和師傅都是花了大量時間來鉆研和訓練。師傅最厲害的就是攻防含義,每次訓練都會進行實戰演練,每次都會有不同的講解。”黃廣帥說,“來到這里真正有傳承的感覺,有掌門人在這里,師傅也是鴛鴦螳螂拳的傳承人,有那種門派的感覺,讓我感覺值得留著這里,想要盡全力去學習鍛煉自己。”
自古以來,習武畢竟是“苦差事”,但黃廣帥卻并不這么認為,他覺得自己以前沒鉆進來,但現在卻樂在其中。“小時候可能覺得苦,但當你對武術充滿熱愛,能夠鉆研進去就會很享受,比如說螳螂拳十八搜,剛接觸手型很不到位,根本不知道怎么打、怎么去粘,師傅講解作用和特點后,我每天都在練習琢磨,慢慢地領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除了自己跟隨師傅習武,黃廣帥平常還要給小學員上課,黃廣帥也十分注重孩子武德的培養,以及怎樣更好的引導孩子興趣。關于未來,今年28歲的黃廣帥也將自己定義為一名傳承者,希望能將鴛鴦門派螳螂拳最好的精髓保留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