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19日訊(記者 朱穎 見習記者 劉雨晴)今天下午,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孫云潭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發起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孫云潭透露,青島今年已提出通過支持“藍色藥庫”開發計劃,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
網友:抗阿爾茨海默病藥物是海洋類藥物,是在青島孵化的,最終開花開在了上海。青島有沒有支持海洋類藥物研發、生產?
孫云潭:今年六月青島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支持“藍色藥庫”開發計劃的實施意見》,提出通過支持“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優勢人才團隊,創制一批海洋創新藥物和功能制品,建成國內領先的海洋生物醫藥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基地,推動我市海洋藥物研產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中國藍色藥庫開發基金”,實施從先導化合物發現到成果產業化全鏈條的投資支持。首期募集2億元,其中市級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出資10%,區級產業引導基金同比例配套,其余資金吸引社會資本(知名藥企、專業投資機構)參與。對接推動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基金來青投資支持“藍色藥庫”開發計劃。
網友:青島海洋產業發展在山東省處于什么地位?
孫云潭:據有關部門統計,2018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3327億元,同比增長15.6%,海洋生產總值占GDP比重27.7%。同時,據了解,我市海洋經濟總量不僅在全省排在首位,而且在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中也排名第一。
同時,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青島在海洋產業發展方面還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為此,市委、市政府發起了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將海洋產業轉型跨越作為第一場硬仗,發展海洋設備制造、海洋船舶、海洋生物醫藥、涉海產品及材料制造、海洋化工、海洋水產品加工六大海洋制造業,提升濱海旅游、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批發與零售、涉海金融四大海洋服務業,提出攻堅目標,確定攻堅任務,創新體制機制,促進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不斷提升海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建設海洋經濟強市,助力海洋強省和海洋強國建設。
網友:如何管理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
孫云潭:2019年以來,截止目前全市累計清理沒收禁用漁具“地籠”3萬套。下一步市海洋發展局將嚴格按照《青島市海洋違規漁具清理整治“清網”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完善禁用漁具清理整治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大海上、港岸執法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和查處漁船違規使用禁用漁具“地籠”捕撈作業和亂倒垃圾行為。
制定日常巡查監管工作制度,補足巡查監管領導組織構架,加強區市工作機制落實督導。定期對一線三灣”(前海一線,膠州灣、靈山灣、鰲山灣)進行全方位巡查,以最嚴密的巡查、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執法,維護好我市漁業捕撈秩序。對違規禁用漁具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取締。
組織各區市漁政執法隊伍按照責任區分布,定期開展海上、港岸執法巡查工作,發現違規使用及漁船攜帶禁用漁具行為,依法嚴厲處罰。針對出海及靠港漁船使用的網具類型、網目尺寸以及漁獲物幼魚比例等敏感性問題隨機檢查,將“絕戶網”“地籠”等禁用、違規網具消滅在萌芽狀態。
網友:青島如何在海洋領域趕超深圳?
孫云潭:青島市占據海洋資源、海洋生態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優勢,今年以來,通過發起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提出打好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海洋港口提質增效、高水平對外開放、海洋科技創新引領、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滋養海洋文化根脈六場硬仗,目標是經過四年,“海洋攻勢”取得突破性進展。
就藍谷而言,青島藍谷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首批示范區,早在《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提出建設“青島藍谷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示范區建設啟動以來,青島藍谷主要經濟指標進展迅速,比如:今年1-10月份藍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2.8%,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個區域實現跨越發展,形成規模效應需要一定的時間,近期,為加快青島藍谷發展,青島制定《青島藍谷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已獲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海洋局聯合批復。
下一步,青島藍谷重點在海洋科技源頭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發展優勢特色海洋產業方面探索新經驗、試點新模式,力爭將青島藍谷打造成全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網友:青島有哪些海洋科研機構?主要都研究哪些方向?
孫云潭:駐青涉海科研機構主要包括以海洋科學研究為主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設置了海洋研究相關學院和部門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以法人為單位統計共26家(分支機構不納入統計范圍)
(一)高等院校8家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青島農業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青島黃海學院、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二)部屬科研院所9家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青島分所北海研究站、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三)省屬科研院所5家
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海洋經濟研究所、青島國家海洋科學中心、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預報減災中心。
(四)企業科研機構4家
海洋化工研究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中船重工第725研究所青島分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青島海洋裝備研究院。
近年來,我市確定高校系、中科系、央企系、國際系“四條主線”的研發機構引進政策,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天津大學青島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紛紛落戶青島,高校、院所本部之外在我市設立的分支機構已達15家。
因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數量眾多,如有不明可與海洋科技促進處聯系,電話85885872。
網友:膠州灣治理效果怎么樣?
孫云潭:目前,膠州灣實際圍合面積由2010年的346.3平方公里增加至目前的370.6平方公里;2018年底優良水質面積占總面積的73.7%,與2014年相比提高16.3%。生物多樣性不斷恢復,景觀品質不斷提升。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綜合
2019-11-19 青青島社區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
2019-11-19 齊魯網
2019-11-19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
2019-11-19 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