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絡購物如此方便,
大家過生日訂蛋糕也不用跑到蛋糕房,
在手機上就可以預定,
可在城陽經營蛋糕店的楊先生
最近遇到的這件事,
讓他氣憤不已!
楊先生說,當天下午這位張女士給他打電話,一口咬定從他的蛋糕里吃出了線頭,要求賠償,由于擔心差評會影響店鋪在美團上的接單量,楊先生與對口客服協商后,退還了150元的蛋糕費用,不過張女士并不滿意,并提出了再賠償150元的要求,不過被楊先生拒絕了。
自己親手制作的蛋糕里有一根奇怪的白線,楊先生怎么也想不通,這個訂單便被他記在了心里。
7號早上楊先生刷朋友圈時,發現同樣的收貨地址,兩個微信號,短短的幾天內定了四、五個生日蛋糕,都吃出了相同的白線,要求蛋糕商家賠償。微信群里的蛋糕商家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遭遇。
皇家美孚鞏女士:
伊米蛋糕袁先生:
大家配送的蛋糕,紛紛被吃出了相同的白線被索賠,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商戶們提供了當時的訂單電話,行動員打過去卻一問三不知,當行動員進一步確認配送地址時,卻被掛斷了電話。
商戶們覺得,這位顧客就是抓住了他們擔心差評影響店鋪信譽和銷量的心情,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獲得賠償,難道商戶們只能如此被動嗎?行動員就此事咨詢了律師。
山東誠功律師事務所
林苗律師:
如果產品質量不存在問題,而消費者以產品質量存在問題為由,要挾商家,以給差評、投訴等方式迫使商家支付賠償,那么我們認為消費者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的行為。
根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敲詐勒索數額在兩千元到五千元,已經構成了較大的標準就可以進行刑事立案,多次敲詐也可以進行刑事立案。
如果不構成刑事犯罪,在民事商業構成了欺詐行為,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那么欺詐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位消費者借著自己的一點小聰明,
抓住商家怕被投訴的心理來敲詐各大商家,
殊不知自己已經涉嫌欺詐行為。
這件事情,你怎么看?
(來源: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
2019-11-10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2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2019-11-11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海報新聞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
2019-11-11 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