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與膽囊癌的發病有關?
我國膽囊癌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每年新增確診病例逐漸增多。由于原發性膽囊癌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其癥狀常掩蓋在既往膽囊或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中,明確的體征一旦出現,則已屬于中晚期。數十年來,這種被動的診斷局面始終未能得到根本的改變,其早期診斷問題一直困繞著臨床醫生。了解可能引發膽囊癌的膽道疾病,就可以加強膽囊癌的早期排查,提高膽囊癌的早期診斷率。
原發性膽囊癌早期并無特殊癥狀,有明顯癥狀就診的患者多已屬進展期,根治性切除率低,術后生存期短。雖然和絕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膽囊癌的病因仍不清楚,但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不少與膽囊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的高危因素,對膽囊癌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 膽囊結石與膽囊炎 原發性膽囊癌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常常合并有膽囊結石,這是一個一直被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的問題。我院50年來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50.6%的膽囊癌患者合并有膽囊結石。膽囊癌的發生不僅與膽結石的存在有關,還與結石的大小有相關性,結石大于2cm者罹患膽囊癌的相對危險度顯著升高。雖然結石引起膽囊癌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病理學研究已經發現,膽囊結石的長期刺激可以導致膽囊黏膜發生炎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演變,而且不典型增生病變與膽囊癌在膽囊中發生的位置相似,提示膽囊癌可能來自不典型增生。慢性膽囊炎會引起膽囊壁結節狀增厚及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最后可導致膽囊壁肥厚型腺癌。
臨床上也常常發現膽囊癌合并結石者多有慢性膽囊炎長期反復發作史,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癌旁組織呈慢性炎癥改變,以及從上皮細胞的單純增生到高度增生直至不典型增生和腸上皮化生性改變。另外,厭氧菌感染導致膽汁中膽酸等化學成分的改變也可產生化學致癌物。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結石的刺激及膽汁中存在的致癌物使黏膜上皮異型化、不典型增生,進而發生癌變。因此,診斷膽囊黏膜不典型增生為膽囊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一條新的線索,膽囊結石可以誘發癌變已被大多數學者所認可。
2 膽囊息肉樣病變 膽囊息肉樣變(PLG)是一個基于影像學的形態學診斷名詞,是一類表現為膽囊黏膜向腔內突起的局限性病變的總稱,目前尚無統一的命名。從形態學角度看,由于它們均表現為膽囊壁的局限性隆起,因此,有人稱之為膽囊隆起樣病變,還有人稱之為膽囊瘤樣病變,但更多的人稱之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從病理角度看,它是一組性質不同的疾病,不僅包括腫瘤性息肉,亦包括非腫瘤性息肉。目前,已有較多的臨床病理研究資料證實,膽囊息肉樣變有癌變可能。
3 異常膽胰管連接與膽囊癌 異常膽胰管連接(anomalous junction of pacreaticobiliary ductal system, AJPBDS)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主胰管和膽總管在十二指腸壁外匯合,由于結合部位過長及缺少括約肌而造成兩個方向的返流,相應地引起了多種病理改變。Babbit于1969年發現AJPBDS且無膽管擴張的患者常合并膽囊癌。以后的臨床研究大多證實了AJPBDS患者中膽囊癌的發病率顯著高于膽胰管匯合正常者。AJPBDS患者膽系腫瘤高發的機制尚不清楚。但是,近年來對AJPBDS的膽道上皮的基因改變研究結果發現,AJPBDS患者膽胰混合液對膽道上皮細胞具有誘變性,膽囊黏膜上皮增殖活性增強,而且Kras基因突變使其遺傳特性發生改變,最終導致膽囊黏膜發生癌變,并且在膽道上皮細胞形態學變化之前遺傳物質已經發生了變化。
4 Mirizzi綜合征與膽囊癌 Mirizzi綜合征是因膽囊管或膽囊頸部結石嵌頓或合并炎癥所致梗阻性黃疸和膽管炎,是膽囊結石的一種少見并發癥,約占整個膽囊切除術的0.7%-1.4%。Redaelli等對1759例行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發現了18例Mirizzi綜合征,其中有5例(27.8%)伴發膽囊癌,而所有標本中有36例(2%)發現膽囊癌,二者間差異顯著。18例患者中有12例腫瘤相關抗原CA199上升,而5例合并膽囊癌者更為明顯,與無Mirizzi綜合征者有顯著差異。大多數學者認為,膽囊結石可以引起膽囊黏膜的持續性損害,并可導致膽囊壁潰瘍和纖維化,上皮細胞對致癌物質的防御能力降低,加上膽汁長期淤積,有利于膽汁酸向增生性物質轉化,可能是膽囊癌高發的原因,而Mirizzi綜合征包含了上述所有的病理變化。
通過大量的膽囊癌流行病學以及臨床研究資料的分析,對于膽囊癌發病的高危因素已基本得到了共識:
①50歲以上的女性膽囊結石患者;
②膽結石病程大于5年;
③B超提示膽囊壁有局限性增厚;
④結石直徑大于2.0cm;
⑤膽囊頸部嵌頓結石;
⑥膽囊萎縮或囊壁明顯增厚;
⑦瓷器樣膽囊;
⑧合并有膽囊息肉樣病變;
⑨合并異常膽胰管連接;
⑩繼往曾行膽囊造瘺術者。
要改善膽囊癌的預后,提高生存率,必須正確認識膽囊癌的癌前病變,增強對膽囊癌的警惕性,做好膽囊癌高危人群防治工作,對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膽囊癌和作好二級預防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上述疾病的人群應當采取積極治療的措施,并強調術中快速冰凍病理檢查和術后病理檢查,可望發現較多的早期病例,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 膽囊癌常識
- 膽囊癌臨床有什么表現
- 導致膽囊癌的幾大危險因素
- 中晚期的膽囊癌患者是否可以治好
- 膽結石會不會引發膽囊癌?
- 膽囊癌癥狀
- 知道膽囊癌的病因有助于患者的治
- 接觸各種致癌物質很容易患膽囊癌
- 臨床上常見的膽囊癌的癥狀表現
- 膽囊癌的臨床表現為大家介紹一下
- 膽囊癌晚期
- 膽囊癌晚期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膽囊癌晚期中醫療法的辯證實施法
- 膽囊癌晚期療法突破癌癥治療“瓶
- 膽囊癌肝轉移怎么治療?
- 膽囊癌治療
- 膽囊癌術后細胞免疫治療 患者的
- 膽囊癌術后生物免疫治療 延長患
- 治療膽囊癌,生物免疫治療更有效
- 常見的膽囊癌治療方法有哪些?
- 膽囊癌病因
- 誘發膽囊癌的常見因素都有哪些?
- 膽囊癌的病因與病理
- 膽囊癌的病因病理有哪些
- 膽囊癌的各種誤診原因分析
- 膽囊癌預防
- 膽囊切除后的食療
- 膽囊癌術后護理
- 膽囊癌的開胃湯
- 膽囊癌家庭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