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有哪些危險因素
膽囊癌惡性程度最高,自1777年首次報道以來,在200多年后的今天,其預后不樂觀。1994年,有人調查了73個不同國家醫(yī)院的724例膽囊癌病例后發(fā)現膽囊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為3個月,80%以上的患者于1年之內死亡,5年生存率低于5%。由于目前對膽囊癌的早期診斷尚存在諸多困難,因此醫(yī)患雙方深入了解膽囊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及病因,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哪些是膽囊癌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呢?
●膽囊結石 膽囊癌與膽結石有著密切關系,歐美國家膽囊癌病人合并膽囊結石達54.3%~100%,國內為20%~82.6%。從膽結石角度看,膽石癥患者中有1.5%~6.3%合并膽囊癌。還有研究顯示,膽結石患者比無結石者的膽囊癌發(fā)病危險性增加4~5倍,膽結石發(fā)作年齡越早膽囊癌發(fā)病的危險越大;膽結石直徑大于1cm者膽囊發(fā)病的危險性要比直徑小于1cm者大10倍。
●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與膽囊癌有一定的關系,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癌往往合并存在。膽囊黏膜經化生、增生或息肉樣變可演變成原位癌。有研究顯示,膽囊不典型增生到晚期癌的進展時間大約為15年。
●膽囊腺瘤 膽囊腺瘤分為乳頭狀腺瘤、管狀腺瘤、管狀乳頭狀腺瘤。膽囊腺瘤的特征多為有蒂、單發(fā),目前已被公認為是膽囊癌前病變。一般認為其癌變率在10%左右。若合并膽囊結石則癌變的危險性增加;腫瘤直徑10mm以上者,癌變可能性大。
●膽囊腺肌增生癥 膽囊腺肌癥是一種增生性疾病,主要以膽囊黏膜和肌層增生為特點,形成壁內憩室、囊腫等。過去認為膽囊腺肌增生癥無癌變可能,但近年日本、法國等陸續(xù)有膽囊腺肌增生癥的基礎上發(fā)生膽囊癌的報道。
●膽胰匯合部畸形 胰-膽管匯合部畸形,即胰膽管合流為先天性消化系統(tǒng)畸形。關于胰管合流異常引起膽囊癌的機制,目前最合理的解釋是胰液的返流。胰液引起膽囊癌的機制,可能是由于膽汁中卵磷酯被胰液中的磷酸酯A2水解產生脫脂酸卵磷酯,后者有損害細胞膜的作用,它積聚在膽囊壁內刺激膽囊上皮,使上皮細胞發(fā)生變性,非典型增生以致癌變。
●工業(yè)致癌物質 動物實驗顯示氮甲苯、亞硝胺等可致膽囊癌的發(fā)生。
●女性激素 美國第3次國家癌腫調查發(fā)現,每10萬人口中每年膽囊癌的年齡校正發(fā)生率為男性1.1人,女性2.2人;而日本則為男性0.7人,女性1.5人。因此,有人推測這可能與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關系。
●其他 膽囊癌的發(fā)生還與年齡有關,原發(fā)性膽囊癌多在50~70歲的中老年人中產生;體重超過正常的20%~30%可增加膽囊癌發(fā)生的危險性,有研究顯示體重指數大于或等于24是膽囊癌的高危因素。
- 膽囊癌常識
- 膽囊癌臨床有什么表現
- 導致膽囊癌的幾大危險因素
- 中晚期的膽囊癌患者是否可以治好
- 膽結石會不會引發(fā)膽囊癌?
- 膽囊癌癥狀
- 知道膽囊癌的病因有助于患者的治
- 接觸各種致癌物質很容易患膽囊癌
- 臨床上常見的膽囊癌的癥狀表現
- 膽囊癌的臨床表現為大家介紹一下
- 膽囊癌晚期
- 膽囊癌晚期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膽囊癌晚期中醫(yī)療法的辯證實施法
- 膽囊癌晚期療法突破癌癥治療“瓶
- 膽囊癌肝轉移怎么治療?
- 膽囊癌治療
- 膽囊癌術后細胞免疫治療 患者的
- 膽囊癌術后生物免疫治療 延長患
- 治療膽囊癌,生物免疫治療更有效
- 常見的膽囊癌治療方法有哪些?
- 膽囊癌病因
- 誘發(fā)膽囊癌的常見因素都有哪些?
- 膽囊癌的病因與病理
- 膽囊癌的病因病理有哪些
- 膽囊癌的各種誤診原因分析
- 膽囊癌預防
- 膽囊切除后的食療
- 膽囊癌術后護理
- 膽囊癌的開胃湯
- 膽囊癌家庭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