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重癥肌無力常識的介紹
時間:2011-12-28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重癥肌無力雖然發病率并不像其它的疾病那樣高,但是一旦發病就會給患者和家庭帶來嚴重的傷害,所以人們對重癥肌無力常識應該有一定的了解。對于重癥肌無力的發病,相關癥狀和主要表現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1、重癥肌無力的發病人群比較廣泛,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發病,從新生兒到80歲以上.但以中、青年多見,多發于40歲左右。40歲前女性患者為男性的2—3倍.中年以廣發病者,則以男性多見,兒童很少發病,10歲前發病者僅約10%。多無家族史。感染、精神創傷、過度疲勞、妊娠、分娩、手術等為常見的誘因。胸腺增生明顯或并發胸腺瘤者多為50一60歲男性。
2、重癥肌無力的發病一般比較慢,而且在初期癥狀不明顯,首發癥狀多為一側或雙側眼外肌麻痹.表現為眼臉下垂、斜視、復視,重者可出現眼球活動受限,甚至眼球固定,一般不累及眼內肌,患者瞳孔多無變化。10歲以前小兒眼肌受累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病變骨路肌呈病態疲勞現象,即肌肉易疲勞,多表現為晨輕暮重,活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病程中可有波動,早期可緩解,易復發,晚期多致嚴重的運動障礙。全身肌肉均可受累,但常常有所側重,也可是局部的。
這些就是重癥肌無力常識的內容,由此可見,重癥肌無力的病因較多,可以由感染、遺傳、手術等因素而引發,患者的癥狀初期不明顯,但是后來就會非常明顯,嚴重的會出現全身性的運動障礙。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