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小兒腦癱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2-01-04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小兒腦癱是生后一個月以內,因某種因素損害了未成熟腦組織,造成運動障礙的器質性疾病。表現有以下4大特點:
1.運動落后和主動運動減少——正常小兒3個月時俯臥位時會抬頭,仰臥位時有踢腿動作,而腦癱患兒很少有這些動作。正常小兒4~5個月時雙手能主動伸手觸物,而腦癱患兒上肢活動很少;
2. 肌張力異常——腦癱患兒比正常兒張力低或增高;
3.姿勢異常——腦癱患兒經常有頭向后仰,6個月座位時后倒,兩腿夾緊,把尿和更換尿布困難等等;
4. 反射異常——正常小兒頭部位置突然放低有擁抱反射(如驚嚇一樣表現),一般6個月以后消失,而腦癱患兒不消失。還有其他各種反射異常。
腦癱患兒有時伴有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和聽覺障礙。腦癱有輕也有重,腦癱重的孩子將來不會坐、站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康復治療花費很大 (約每月數千至萬元),年齡大的腦癱患兒雖經康復,只能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不能治愈。對個人和家庭帶來極大的痛苦和負擔。
腦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母親妊娠期各種異常情況可能是腦癱的危險因素,如胎兒腦畸形和多胎妊娠等。雙胎比單胎腦癱發生率高6倍多。
出生時窒息,產傷、新生兒腦內出血也是腦癱的原因之一。
新生兒期各種因素中,早產和低出生體重是引起腦癱的重要原因。體重越小,發生腦癱的幾率越高。現代約有半數的腦癱患兒是由于早產引起。
新生兒嚴重黃疸,引起膽紅素腦病,也可引起腦癱。其他如新生兒感染損傷腦組織所致腦癱。還有約1/4的腦癱患兒目前找不到原因。
早期干預降低早產兒腦癱發生率的研究
為了減少腦癱的發生,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約29家醫院協作開展了歷時4年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腦癱的常識
- 小兒腦癱發病機理
- 腦癱常識
- 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和物理治療方
- 所謂腦癱的病理變化有哪些?
- 腦癱的癥狀
- 兒腦癱的癥狀有哪些表現
- 小兒腦癱的臨場癥狀表現有哪些?
- 有哪些小兒腦癱的癥狀表現?
- 輕微腦癱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 腦癱的治療
- 治療腦癱具體都有哪些方法
- 治療腦癱用什么方法效果最好
- 詳細介紹常見的腦癱的治療方法都
- 了解腦癱的臨床常見治療方法
- 腦癱的原因
- 引起小兒腦癱有哪些高危因素?
- 引發小兒腦癱的原因有哪些
- 小兒腦癱的誘因有哪些?
- 小兒腦癱的誘因有哪些?
- 小兒腦癱
- 我們要怎么做好小兒腦癱的護理措
- 小兒腦癱臨床癥狀具體情況介紹
- 一起來了解下小兒腦癱的癥狀
- 我們要怎么做好小兒腦癱的預防工
- 腦癱的護理
- 小兒腦癱如何護理
- 腦癱患兒護理有什么好處
- 小兒腦癱應該如何護理?
- 小兒腦癱的幾大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