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積液到底該如何應對?
時間:2011-12-30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什么是鞘膜積液?專家說:由睪丸下降時鞘狀突的腹膜衍生來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漿膜面可分泌液體,其可通過精索內靜脈和淋巴系統以恒定的速度吸收,當分泌增加或吸收減少時,鞘膜囊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囊腫者,則稱之為鞘膜積液。先天性鞘膜積液系鞘狀突未閉而引起,鞘狀突在不同部位的閉合不全,可形成各種類型的鞘膜積液。有時可伴有可們及的腹股溝疝,不論疝是否存在,均有疝形成的潛在因素。
男性鞘膜積液按照病程以及起病情況分成兩類:
(1)急性鞘膜積液 :有明顯的病因,如陰囊外傷或陰囊內炎癥,致使鞘膜囊迅速積液而增大,局部癥狀加重,可伴有全身癥狀。睪丸腫瘤在發展過程中,亦可突然發生鞘膜積液 。急性積聚的液體量不多,一般只30—40ml,在急性病變痊愈后多能自行吸收,但也有一部分不能吸收者則轉為慢性。
(2)慢性鞘膜積液 :多無明顯誘因,有時可見于陰囊慢性損傷局部手術以后,此亦可并發于陰囊內某些疾病,如腫瘤、結核、梅毒等,其鞘膜囊在不知不覺中增大,而無明顯癥狀。積液量很不一致,多者可超過1000ml。
那么鞘膜積液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1、損傷:亦為癥狀性鞘膜積液常見病因。Campbell報道6%的鞘膜積液病人有陰囊踢傷、打傷、摔傷、牽拉傷史。腹部、腹股溝區,陰囊內的外科手術操作為近年來方認識到的病因之一。有報告腎移植術后67%的病人發生鞘膜積液,精索靜脈曲張術后35%,疝修補術后0.9%--2.28%,附睪切除術、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等都可因刺激精索和損傷淋巴管而引起鞘膜積液。
2、感染:為最常見的病因。常為結核桿菌、淋病雙球菌及各種非特異性細菌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侵入所引起的急慢性附睪炎、睪丸炎、精索炎、鞘膜炎等。腮腺炎病毒感染也可引起。熱帶地區流行的絲蟲病等寄生蟲感染也可損害鞘膜、精索、陰囊的淋巴回流而導致鞘膜積液。
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臟、腎臟功能衰竭、肝臟疾病等造成水、鈉潴留、循環淤滯、淋巴回流受阻等也可發生鞘膜積液,多伴有全身組織水腫或腹水。
4、腫瘤:睪丸、附睪、鞘膜、精索等部位的癌腫可侵及鞘膜,使其分泌、滲出增多或阻塞淋巴系統而出現鞘膜積液。睪丸腫瘤發生鞘膜積液率為2%~5%。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