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偏方
時間:2012-01-06來源:青島健康醫療頻道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口腔潰瘍成周期性反復發生,醫學上稱"復發性口腔潰瘍"。可一年發病數次,也可以一個月發病幾次,甚至新舊病變交替出現。
采八九個帶萼的小月季花,搗爛,加一小酒杯蜂蜜調成糊狀,涂口瘡患處,一般3-5次即愈。
生石膏、硼砂各8克,黃連5克,沒藥、青黛、乳香各3克,冰片1克。共研細末,搽患處,二分鐘左右 吐出。一日3-4次,3天即愈。
- 口腔潰瘍常識
- 關于口腔潰瘍的知識
- 口腔潰瘍 原來是體內有火
- 如何鑒別良性潰瘍和惡性潰瘍
- 口腔潰瘍為什么老復發
- 口腔潰瘍原因
- 兒童口腔潰瘍的原因
- 口腔潰瘍發生的原因
-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誘因及應對措施
- 治療口腔潰瘍先診誘因
- 口腔潰瘍癥狀
- 口腔潰瘍與白塞氏病
- 口腔潰瘍的四大表現
- 口腔潰瘍有三種類型
- 口腔潰瘍有什么明顯的癥狀?
- 口腔潰瘍治療
- 口腔潰瘍的食療偏方
- 常見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你了解嗎
- 口腔潰瘍治療的常用方法
- 口腔潰瘍偏方
- 口腔潰瘍偏方
- 口腔潰瘍的治療偏方?
- 幾個小偏方可以趕走口腔潰瘍
- 專家介紹治療口腔潰瘍偏方
- 口腔潰瘍的偏方
- 口腔潰瘍預防
- 口腔潰瘍患者飲食的預防及保健
- 預防口腔潰瘍有七招!
- 口腔潰瘍的有效防護措施注意一下
- 介紹預防口腔潰瘍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