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專題 > 時政類 > 正文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青島擔當”

2024-01-16 14:31 來源:青島日報
分享到:

張炳君 劉晨  

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共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到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再到2017年、2019年和2023年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從宏大的構想一步步變為現實,并且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作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青島應牢牢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科學內涵,積極承擔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戰略任務,大膽探索制度型開放新路徑,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

共建“一帶一路”掀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第一,以絲路精神引領包容性全球化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中,有一個理念貫穿始終,那就是共建“一帶一路”要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絲綢之路”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對自中原經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到中亞和地中海的貿易路線的命名。在不同歷史時期,受自然環境、政治宗教、經濟發展等的影響,絲綢之路的具體指向和空間范疇不斷變動,絲綢之路在遭遇戰亂時往往中斷,在和平時期則會繁榮暢通,因此,絲綢之路的本質內涵是代表和平、交往、平等與繁榮的文化符號。在由發達國家和國際資本主導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面臨巨大阻力和難解困境的形勢下,弘揚絲路精神、共建“一帶一路”成為中國奉獻給世界破解全球化困局的解決方案。

第二,從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到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互為因果,全球化的“上升期”往往始自區域中的交流與合作,國與國之間形成產業分工并就貿易、投資、關稅、檢驗、檢疫等達成協議,區域一體化的效應不斷溢出,加速全球化進程。在全球化的“倒退期”,形勢則會逆轉,部分國家從全球化的一些領域中退出,締結更加緊密的區域合作協定,并對區域合作協定之外的國家設置更高的貿易和投資壁壘,全球化呈現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態勢。“一帶一路”本質上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經濟合作網絡,是承載和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平臺,歡迎所有愿意參與的國家共建共享。目前“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已經從亞歐大陸向非洲、拉美邁進,合作范圍不斷擴大。

第三,共同實現現代化要以高質量發展為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的重要補充和升華,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西方國家的現代化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串聯式”依次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并且通過戰爭來掠奪資源、分配利益和解決不可調和的矛盾。中國式現代化則是并聯式、趕超式的現代化,在人口規模巨大的基礎上,以和平發展、和諧共生的模式,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西方現代化幾百年的歷程,必然需要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發展成為共同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青島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成效明顯

探索陸海統籌發展新模式。近年來青島“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不斷增強,獲批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青島港累計開通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線42條,集裝箱航線總數近200條。青島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過2900列,常態化開行31條線路,通達共建“一帶一路”23個國家54個城市。擁有海鐵聯運班列線路73條,開行連接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至青島港前灣港區之間的短駁班列線路,創新打造“前港后站、一體運作”海鐵聯運服務模式,逐步構建起“點線面”復合發展的海鐵聯運新格局。膠東國際機場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總數達到14條,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重要航空樞紐節點城市。

探索制度型開放的新體制。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青島著力提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功能。上合示范區成功舉辦“中國+中亞五國”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全面拓展與中亞國家能源、農業等方面合作,設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秘書處辦公室,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成功掛牌。青島自貿片區累計實踐形成285項創新成果,其中,“動產質押融資業務模式”獲全國推廣,原油進口“先放后檢”監管模式、企業集團加工貿易保稅監管模式等獲海關總署全國推廣,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模式創新、貨物儲運狀態分類監管等獲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刊發。

探索對外合作交流新空間。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青島市境外投資主要目的地已達3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額近百億美元,8個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完成投資近15億美元。青島市國際友城數量達到86個,其中與31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42個城市結好,與上合組織12個國家15個城市建立友好關系或確立結好意向。持續拓展科技、金融、文化、體育等多領域交流合作,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和中泰軌道交通、中沙石油能源等“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引進德意志銀行、韓國產業銀行、星展銀行等外資金融機構,舉辦青島國際水彩節、“相約青島”中日韓亞洲樂團民族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和克利伯環球帆船賽、青島海上國際馬拉松、上合組織國家國際象棋團體賽等大型國際體育賽事。

共建“一帶一路”新階段青島應有新作為

首先,在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中有新作為。要發揮青島優勢特色,主動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一是深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持續推進黃河流域“11+1”海關關際一體協同工作機制,加強青島自貿片區與鄭州、西安、霍爾果斯等片區的聯動,強化與黃河流域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合作,共建黃河流域國際物流通道,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二是深度融入沿海經濟帶。要超前研判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國家灣區經濟規劃布局等給青島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依托青島連接南北方支點優勢,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的合作,積極參與東北全面振興國家戰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好對南北方協調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三是建設現代化青島都市圈。加快萊西—萊陽、膠州—高密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推進青濰、青日同城化和青煙一體化,推動青濰、青日和環青島都市圈城際鐵路的規劃與建設,設立青島都市圈城際鐵路運營公司,爭取承接相關城際鐵路線路股權和運營權。

其次,在重大平臺開放能級的提升中有新作為。2023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積極推動制度創新,為更高水平開放探索路徑、積累經驗。青島要抓住國家推進制度型開放機遇,加快釋放多平臺集成聯動和輻射帶動效用,賦能全域高水平開放。一是高標準建設上合示范區。落實好“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立足青島全域,集成上合元素,舉全市之力把上合示范區打造成為中國—上合組織國家合作最重要的開放平臺。二是升級青島自貿片區。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繼續探索形成更多首創式、差異化、集成性制度創新成果,積極爭取在服務業開放領域先行先試,在跨境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等新興貿易領域形成清單制度。三是加快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臨空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臨空產業集群,支持膠東國際機場進一步開發國際航線、設立國際通航點,建設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大容量快速通道。

再次,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有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進高質量發展、提高城市競爭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目前青島在科研經費使用、數據要素交易、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等方面仍存在“堵點”“卡點”。一是優化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制度。要推動駐青科研院所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打通科研經費管理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落地“最后一公里”,健全科研績效管理機制,引導科研資源向優秀人才和團隊傾斜。二是加快推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盡快明確數據交易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加快數據交易中心建設,探索數據確權交易機制,開展數據經紀人制度試點,探索規范開展數據要素市場流通中介服務。三是集聚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業開放方面大膽探索,結合青島的優勢和特點,積極爭取國家試點任務,放寬服務業準入,豐富服務業態供給,大力發展研究開發、專業技術服務、知識產權、檢驗檢測、工業設計等重點領域的科技服務,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作者單位:青島市經濟發展研究院)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徐汇区| 邓州市| 和林格尔县| 德兴市| 兴海县| 巫山县| 鹤壁市| 城口县| 柳林县| 平顶山市| 宜兰县| 桐梓县| 林西县| 兰坪| 阿合奇县| 沾化县| 牡丹江市| 茶陵县| 洛阳市| 周至县| 建水县| 永兴县| 张北县| 小金县| 卫辉市| 鄂伦春自治旗| 大渡口区| 祁阳县| 甘德县| 彰化市| 汤阴县| 张家界市| 工布江达县| 调兵山市| 邵阳市| 文登市| 遂昌县| 郑州市| 阜南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