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本報12月26日訊 日前,上合示范區首個邊境口岸倉在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落地。該邊境口岸倉將依托上合示范區“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致力于打造“上合+口岸+海外跨境電商”穩定、高效供應鏈體系,推進中俄跨境電商發展。通過該邊境口岸倉進行“中轉”,商品下單后從國內配送至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僅需10天左右,運輸時效縮短一半以上。
這是上合示范區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新動作。第二批主題教育中,上合示范區梳理確定國際公共產品屬性有待進一步發揮、“四個中心”發展不均衡等10項問題,穩步推進整改整治工作,不斷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打造合作樣板、擴大示范效應、服務國家戰略的務實舉措和扎實成效,堅決扛牢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使命擔當。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上合示范區黨工委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主題教育工作要求,第一時間研究部署、第一時間組織發動、第一時間推進落實。黨工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調度問題查擺及整改整治工作;領導班子成員主動認領整改整治任務,帶領分管部門研究工作措施,帶頭推進整改;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要求,健全臺賬式管理、項目化推進等機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圍繞主動融入國家對外工作大局,加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上合示范區黨工委扎實深入一線開展調研,8名班子成員牽頭蹲點調研32次、體驗式調研8次,發現問題24個。
針對提升示范區公共產品屬性問題,黨工委領導帶隊赴北京、上海、重慶、陜西、新疆、海南等10個省(區、市),組織開展“走進新絲路、共建新平臺”主題系列活動;開展“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考察調研活動,全面推進與大灣區跨區域合作。為提升工作質效和平臺效應,建設上合經貿綜合服務平臺2.0版本,開發上合跨境支付結算、新型跨境易貨貿易系統,吸引6000余家國內外企業入駐,完成報關單7000余票、金額超過300億元。
11月28日,上合示范區走進長三角經貿交流“1+N”系列活動在上海開幕,上合組織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長三角地區及山東省60余家商協會、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參加活動。現場,上合示范區與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山東復旦研究院簽約,膠州市政府與綠葉醫療康復子品牌總部、微創外科行業觀察等簽約,政企合作及與商協會、智庫等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上合示范區還充分發揮國家級平臺作用,先后出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埃及、沙特、阿聯酋等國家,向當地政府和企業宣介上合示范區的政策優勢、重點產業和投資機遇,公共服務屬性得到進一步強化,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上合示范區堅持把檢視整改貫穿始終,全力攻堅專項整治。同時,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推出26項制度創新案例。
針對普惠性政策較少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扎實推動制度創新,研究起草《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合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實施意見》;編纂示范區投資指南,解析“1+N”普惠性政策,出臺《促進社會化專業招商引資扶持獎勵政策》;發布《上合示范區支持“絲路電商”發展專項政策》,印發《2023年上合國際物流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相關扶持細則》等3項扶持類制度,政策惠企工作質效取得顯著提升。
圍繞解決與上合組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的實際需求及痛點堵點問題,上合示范區做實常態化溝通協作機制,對外協作得到不斷深化。不久前,上合示范區、上海松江區率先實現以企業設立登記為主的31個事項“跨域通辦”。“在上合示范區辦事太方便了,不用到現場,用長三角‘一網通辦’系統,我們在上海松江區就辦好了上合全資子公司的營業執照,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祁紅集團項目負責人賈樹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