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曾向山東的鄉村建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近年來,山東因地制宜、創新立意,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輸入“文化”脈動,“魯”力同心,走出一條鄉村文化振興齊魯之路。
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實現五個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之“魂”。
讓鄉村浸潤書香,以知識的力量縮短城鄉的距離。
農家書屋,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堡壘,是鄉風文明“加油站”,是實現鄉風文明的“精神糧倉”。大道至簡,書屋不孤。農家書屋的建設在時代的發展中,凝練出了至真至誠,也磨礪出了更多“加法”——
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加”,形成了“隊伍強、形式活、內容廣、效果好”的農家書屋閱讀新模式,基本實現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全覆蓋、全打通、深融合。
“山東省農家書屋工程自2007年正式啟動,16年來,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共建成農家書屋5.6萬個,居全國首位。”第三十一屆全國圖書博覽交易會上,農家書屋與“山東農家書屋”智能管理平臺相“加”,進一步提升書屋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24小時“不打烊”。
展示本土風貌,“村村有好戲”為鄉情插上翅膀。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為深入推進鄉村文化惠農,每年都會制定為民辦實事文化惠民清單,廣泛開展文化進萬家、農民“村晚”等活動。
2023年9月20日,“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村有好戲”整體宣推活動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宣告至今年2月,整合各方資源,重點做好“兩節、四集、四賽、系列活動”,開展全媒體、常態化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村有好戲”整體宣傳推介,立體式展現山東產業興旺“有好戲”、生態宜居“有好戲”、鄉風文明“有好戲”、鄉村治理“有好戲”、生活富裕“有好戲”,凝聚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期間,“村村有好戲”在齊魯大地的舞臺上接連不斷,每個村都展示著自己的拿手好戲,以“好戲”為窗口,講述著鄉村的發展蛻變,以鄉村為平臺,書寫著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新篇。
“集”于黃河邊,彰顯鄉村文化振興的自信心。
在節日的氛圍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年,有一場鄉村文化振興的熱火詞匯,叫做——黃河大集。徜徉歷史沉淀的黃河文化,品味齊魯文化的包容萬千。
2023年4月18日至19日,黃河文化論壇在山東東營舉辦。作為黃河文化論壇的配套活動,2023山東省春季黃河大集熱開集!品美食、買手造、看展演、逛美景……“黃河大集”集山東好品,邀人共享九曲黃河沿岸特色美食、非遺、民俗。
春去秋來,2023年10月11日,山東省“秋季黃河大集”啟動,以“黃河大集慶豐收 山東好品惠大眾”為主題,匯集山東手造展區、愛心集市、農產品展區及非遺展演區于一體,將無盡的驚喜在腳下的土地上延展。
新時代的山東鄉村,是與民同慶的時代盛典。尋味人間煙火,鄉土之情活力無限,在一曲“黃河大合唱”里,“好客山東”“好品山東”驚喜赴約,鄉村文化振興齊魯樣板在越來越多的創新之舉中,書寫屬于自己的時代答卷。(文/姜紅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