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最近一段時間,萊西市姜山鎮姜山新村的三棟閑置樓房開始重新裝修。與眾不同的是,這次裝修不是為了住人,而是要打造小龍蝦集散中心。不止于此,姜山新村還把閑置的街區、房屋統一收儲,打造網紅夜市振興街。姜山新村黨委采取“組織統籌聯學、黨員主動聯戶、村企互助聯合、城鄉協同聯建”四聯工作法,構建起“新村黨委—自然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鏈條,每名黨員聯系15至20戶群眾,每周微信群聯系1次、每10天開會交流1次、每月上門走訪1次,而小龍蝦集散中心正是在走訪中發現問題、征求民意、整改落實的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服務群眾質效,是村、社區開展主題教育的著力點。全市的村黨組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結合村黨組織主題教育重點任務指導清單和農村黨支部書記抓主題教育主要任務清單,強化理論學習、推動干事創業、深入檢視整改,凝聚了廣大農村黨員共識,回應了基層群眾期盼,推動第二批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及時參加集中學習,送學上門活動對我幫助很大。作為一名老黨員,我一定繼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積極發揮余熱,為村里各項事業發展作貢獻。”青島西海岸新區大村鎮西南莊村老黨員丁增軍表示。
西南莊村成立了送學小組,由該村大堯、大石嶺等6個自然村的23名老干部、老黨員組成,專門針對農村黨員數量大、年齡跨度大、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等現狀而成立。主題教育中,送學小組主動把黨課帶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文化廣場,送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實現黨員教育“零距離”,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持續增強。
更多的理論學習活動在青島市首個村級黨校——大村鎮西南莊黨校開展。“西南莊村黨委充分發揮西南莊黨校‘紅色陣地’作用,每月邀請黨校老師及高校聯盟教師團隊集中開展理論學習培訓,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已培訓黨員800余人次。”大村鎮西南莊村黨委書記、主任丁連國表示,以理論學習筑牢信仰根基,凝聚起西南莊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的強大動力。
西海岸新區的楊家山里一村,則充分依托轄區紅色資源,將黨員學習課堂搬到了楊家山里紅色教育基地。楊家山里一村黨委召集新區黨史專家、楊家山里革命先輩等12人組建“紅色講師團”,讓楊家山里抗戰精神在新時代下重新煥發光芒。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東麥窯村黨支部主動在推動發展上出實招、做實功、求實效,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再進一步。東麥窯村黨支部書記李紹亮介紹,針對目前的短板問題,依托“流清灣濱海度假風情帶”項目建設,正聯合相鄰的西麥窯村、流清河村和青島祥源旅游公司等,進一步規劃高端民宿、農漁家宴等旅游體驗項目,拉長區域化產業鏈條,開辟富民增收新路徑。漫步在鄉間小路上,近看紅瓦綠樹、遠觀碧海藍天,嶗山區東麥窯村的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流連,即使冬天也客流不斷。該村打造的25戶“仙居嶗山”主題民宿和引資建設的“瑜上山間”品牌民宿等,一天可以接待700多名游客,預計今年全年旅游人數將超過8萬人次。
好媳婦和好婆婆衛生清掃隊,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營造舒適生活環境;好女婿和好丈夫技術服務義工團,設立技術服務信息展板,保證村民需求“當天下單,當天完結”。在膠州市膠北街道律家莊新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新局面讓人欣喜。主題教育的深入扎實開展,讓村莊由“他治”到“自治”的蝶變成色更足。“律家莊新村將理論學習、干事創業、檢視整改等各項任務與村莊‘三治融合’相結合,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在‘自治、法治、德治’基礎上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治理格局。”律家莊新村黨委書記蔡啟雷介紹。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市的村黨組織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切實提高了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能力,通過“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收集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問題,落實民生實事,讓村民感受到了主題教育的實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