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1月29日訊 “感謝你們幫我調解要回工資,我這工資拖了一年多時間了,真是太謝謝你們了。”申請人殷女士激動的說。殷女士于2021年7月份從某醫藥公司離職,但因雙方在解除勞動合同及工作交接問題上存在爭議,該公司一直未支付殷女士2021年7月份工資,期間殷女士曾通過各種途徑要求該公司支付工資但均未成功。近日,殷女士又向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求助,調解中心的調解員當天就聯系該醫藥公司落實具體情況并開展調解。經過數次耐心調解,雙方最終于3天后達成一致并相約一同到調解中心結清了工資。
這是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日常調解工作的一個縮影,在調解中心這間小小的調解室里,化解了太多的矛盾糾紛:為法人欠薪逃匿的某塑料制品公司的116名職工爭取經濟利益141萬余元,為外來務工的23名女工協調要回差額工資5.6萬余元、幫助在外地的呂師傅化解了與公司之間的糾紛并要回了工資、幫助喪失大部分勞動能力的張大叔與公司協商解除了勞動合同、克服重重困難幫助外省來青務工但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沙阿姨爭取到3000元勞動報酬、幫助聾啞人夫妻協調要回了3天打零工的勞動報酬......小小調解室,暖暖民生情,自調解中心成立以來,共答復辦理各類轉辦件及投訴申請件3582件,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316件,調解成功1096件,調解成功率83.3%,共為1461名勞動者協調要回工資860.7萬余元,深受職工群眾好評,多次收到勞動者贈送的致謝錦旗,獲評“青島市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
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掛牌成立于2018年,并于2022年成立團體品牌調解工作室--“晨風調解工作室”。調解中心一直秉承“公平、公正、高效、便民”的工作原則,力爭做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調解中心的調解員全部“持證上崗”,工作經驗豐富,有2名調解員有近十年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經驗,曾主持調解十余家企業的欠薪逃匿及集體勞動爭議問題,并為涉及的514名勞動者爭取經濟利益332.5萬元。調解中心的設施設備齊全,具備“一庭兩室一窗口”,即仲裁派出庭、調解室、品牌調解工作室調解申請窗口,并全面做到“六規范,五上墻”。
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工作方針,提前介入,廣泛宣傳,及時化解矛盾,有效降低了勞資糾紛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調解中心成立以來,隨著投訴渠道的暢通,雖勞動爭議個案有所增加,但欠薪逃匿及集體勞動爭議案件的發生率降低了80%。近幾年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及新冠疫情的影響,部分企效益下滑,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導致勞動爭議案件多發。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積極調整工作思路,提高辦事效率,通過各項措施,在案件總量增加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較高的調解率,讓求助職工少跑腿,為職工辦實事。
全面設立勞動人事爭議聯動調解工作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全街道50個村(社區)全部設立了勞動人事爭議聯動調解工作站,方便群眾就近維權,對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做到“有求必應、應援盡援”,實現勞動人事爭議的源頭治理。采用“1+7”辦案模式,提高辦案效率。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收到案件后當日辦理,勞動者在申請當日即可收到答復,最長7天內調解完畢,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創新調解辦案模式,重點開展線上調解模式。針對身在外地等不方便到現場申請的勞動者,調解中心也接受郵箱投訴、微信投訴及電話投訴。結合各網絡電話投訴平臺,最大程度地為勞動者提供方便,勞動維權一步到位。勞動者不用跑腿,只要“打個電話”或“動動手指”就能要回工資。關口前移,由“事后調解”轉變為“事前預防”。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同時肩負勞動監察中隊的工作職能。對轄區內用人單位全部實行網格化管理,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定期到用人單位進行信息采集,一經發現有欠薪欠費隱患企業及時上報,有效的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建立完善多元調解機制,多方聯動,讓職工維權少走彎路。夏莊街道辦事處制訂了《夏莊街道勞資糾紛群體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聯合派出所、司法所、綜治中心和工會等多部門聯動,加強與專業法律援助律師的合作,發揮各方優勢,“快速介入、穩控局面、妥善處理”,快速化解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廣泛宣傳,努力擴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社會影響力。通過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日常巡查、舉報專查和專項檢查工作,寓宣傳于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的每一項工作中。調解中心成立以來,累計發放各類宣傳材料5000余份,接受職工咨詢1000余次。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下一步,夏莊街道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將繼續發揮調解職能,努力將勞動爭議糾紛化解在基層,確保職工群眾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的滿意度,盡全力維護轄區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為轄區經濟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