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灣在懷,青島具備打造高品質灣區城市得天獨厚的優勢。圖為青島前海一線風光。劉棟 攝
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2022青島·市南首屆上街里啤酒節期間,中山路一帶人氣爆棚
得益于城市更新建設的大力推進,擁有30年歷史的北海公園經過改建后成為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1355”總體工作思路
●“1”就是一個核心,即打造高品質灣區城市
●“3”就是三條發展主線,即宜居、宜業、宜游
●第一個“5”就是五個具體目標,即打造城市更新建設新示范、藍天碧水凈土新形態、文旅繁榮發展新高地、市民安居樂業新家園、美麗宜居鄉村新圖景
●第二個“5”就是對應目標的五個攻堅方向
五個具體目標
未來五年,青島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突出“共享型”城市發展導向,堅持以人為本、公平普惠、綠色發展、系統觀念的基本原則,從五個領域入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打造城市更新建設新示范。到2026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取得整體性、突破性成果,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應有的城市風貌基本呈現
●打造藍天碧水凈土新形態。到2026年,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青島基本建成,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成為常態
●打造文旅繁榮發展新高地。到2026年,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達1.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10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打造市民安居樂業新家園。到2026年,健康舒適、多元包容的美好家園初步建成,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基本形成,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新圖景。到2026年,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縣取得積極成效,打造10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
67項重點任務
未來三年,青島將發力五個攻堅方向,并提出具體67項重點任務,努力建設具有青島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實施城市更新建設行動,統籌推進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城區積水點改造等18項重點任務
●加快生態環境改善行動,包含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等15項重點任務
●開展文旅提升行動,包含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加大非遺保護傳承力度、大力發展文旅融合業態等13項重點任務
●優化公共服務供給行動,包含調整優化收入分配、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營造一流人才服務環境等11項重點任務
●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包含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整體提升村容村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10項重點任務
9月22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走在前開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副市長常紅軍介紹了青島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的總體情況,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畢維準介紹了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的基礎條件和具體安排,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劉學俊、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蔡全記回答記者提問。
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擘畫的未來發展藍圖中,青島堅持把城市發展放在新發展格局中、放在山東發展全局中、放在城市新的歷史方位中來審視和謀劃,把“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作為重點打造的“六個城市”之一,統籌推進。
擁灣在懷,青島具備打造高品質灣區城市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同時由于城市框架大,組團距離較遠,需要在“環灣引領、組團布局、藍綠交融、網絡支撐”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的指引下,加速提升交通、居住、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高效銜接能力。
可以說,眼下正在全力推進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正是“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的具體舉措之一。先行起步,青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階段性成果,也為后續城市新愿景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站在未來看現在,放眼全球看青島,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對標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等世界級灣區,青島形成了“1355”的總體工作思路——
“1”就是一個核心,即打造高品質灣區城市;“3”就是三條發展主線,即宜居、宜業、宜游;第一個“5”就是五個具體目標,即打造城市更新建設新示范、藍天碧水凈土新形態、文旅繁榮發展新高地、市民安居樂業新家園、美麗宜居鄉村新圖景;第二個“5”就是對應目標的五個攻堅方向。
追逐新的城市夢想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精于品質。
青島“山、海、城”渾然一體,擁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特色風貌,享有“啤酒之都”“電影之都”的美譽,連續十次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多次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讓市民和游客切身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
魅力從何而來?城市如人,要注重外觀、看重健康,有脈搏的暢通,還有溫潤的品質。近年來,青島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顏值與品質雙向提升,為了在更多維度提升城市“宜居指數”,今年全面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如今越來越多青島人發出由衷的感嘆:“城市建設‘日日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中山路、館陶路等歷史城區加速蝶變,老四方工業區、樓山后等重點低效片區持續盤活,城市骨干路網、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老舊小區、棚戶區舊貌換新顏……透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可以看出城市發展方式正在由規模型、外延型向質量型、內涵型轉變,城市功能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實現躍升。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雙碳”目標下,青島持續優化生態本底,全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穩居全省前列,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8%以上,自然岸線保有率達到40%,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總體保持穩定,“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生態景象更加盎然。
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像“培養皿”,能為城市人才輸送源源不斷的“營養液”,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是關鍵。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先后出臺強化就業優先18條新政、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15條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措施等“一攬子”政策,從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加強重點群體就業扶持、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活力等方面集中發力,全力穩存量、擴增量。截至8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11萬人,增量、總量均居全省第一;實現政策性扶持創業2.32萬人,發放創業扶持資金3.68億元。
此外,優越的城市公共服務配套也至關重要。近年來,青島不斷織密縱貫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民生網”,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萬元,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處于全國前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青島模式”獲全國推廣。不僅如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城鄉融合的穩步推進,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青島充分釋放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
這些特色和優勢,會成為這座灣區城市持續吸引優質新鮮血液的原動力,也是青島追逐新的城市夢想最大的底氣。
瞄準“五個具體目標”
藍圖伊始,一個清晰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已然樹立:那就是對標世界級灣區,努力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前期,在經過多輪專家咨詢,綜合國內和本土高水平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青島確定將以“鮮明的海洋特質、多元的文化特色、包容的城市情懷、優質的人居環境、幸福的生活感受”為顯著特征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并依此明確了發力方向。
在深入研究分析本土基礎條件的前提下,青島按照“六個城市”總體部署,綜合全市和各行業“十四五”規劃、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行動等重點任務,制定了《青島市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五年規劃(2022-2026年)》《青島市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未來五年,青島將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突出“共享型”城市發展導向,堅持以人為本、公平普惠、綠色發展、系統觀念的基本原則,從五個領域入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打造城市更新建設新示范。一批基礎性全局性的重大城市建設工程、利民惠民的民生項目落地見效,一批制約高品質發展的城市建設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景觀顯著提升,城市空間更具活力,城市交通更加順暢。到2026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取得整體性、突破性成果,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應有的城市風貌基本呈現。
打造藍天碧水凈土新形態。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空氣質量全面優化,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土壤安全利用水平鞏固提升。到2026年,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青島基本建成,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成為常態。
打造文旅繁榮發展新高地。樹立主客共享理念,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作用全面凸顯,旅游消費環境不斷優化;堅持文化鑄魂、文化賦能,推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更加鮮明,城市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到2026年,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達1.7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100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打造市民安居樂業新家園。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切實把改革發展紅利轉化為民生幸福指數,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市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充足、均等、便利,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全民。到2026年,健康舒適、多元包容的美好家園初步建成,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基本形成,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新圖景。深化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城鄉要素均衡化配置,有序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持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著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到2026年,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范縣取得積極成效,打造10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
圈定67項重點任務
把時間軸再拉近一些,未來三年,青島將發力五個攻堅方向,并提出具體67項重點任務,努力建設具有青島特色的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實施城市更新建設行動,統籌推進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城區積水點改造等18項重點任務。
加快生態環境改善行動,包含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等15項重點任務。
開展文旅提升行動,包含促進文化產業發展、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加大非遺保護傳承力度、大力發展文旅融合業態等13項重點任務。
優化公共服務供給行動,包含調整優化收入分配、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營造一流人才服務環境等11項重點任務。
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包含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整體提升村容村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10項重點任務。
針對城市這個“有機生命體”,要像人類體檢一樣,需要定期開展體檢,發現病灶、診斷病因、開出藥方。因此在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規劃實施過程中,青島將以城市體檢為抓手,強調城市的可評估性,建立健全“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研判發展優勢,發現城市短板和“城市病”,形成“動態監測、定期評估、問題反饋、決策調整、持續改進”的城市建設管理閉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建得怎么樣,監測評估指標體系說了算。青島還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標、世界灣區發展指標、中國人居環境獎、“上海指數”綜合指標等國內外先進指標體系,建立了以8個一級指標、21個二級指標、89個三級指標為支撐的監測評估指標體系,結合社會滿意度調查工作,每年形成評估報告,直觀展現和評價高品質灣區城市建設成效。
城市蝶變滿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未來,在這片厚植創新發展的熱土上,一座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將加速崛起,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