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23
|
點亮困境兒童“心燈”彰顯公益慈善情懷
大家好,我叫蓋媛媛,來自青島匯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今天很榮幸能夠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的公益慈善故事。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救助和保護困境兒童是發展的底線。我的公益慈善之路也是緊緊圍繞困境兒童這個核心開始的。2020年11月,李滄區啟動了“益童行”困境未成年人友好社區建設項目,作為該項目的實施負責人,我開始接觸困境兒童這一服務對象群體。以前在我的生活中,困境兒童只有在電視上、網絡上看到,從來沒有想過在我真實生活的周圍環境中見到,并且能夠跟他們有交流,進一步了解兒童的家庭情況。
在項目初期,我進行了大量需求調研,通過走訪了解社區內困境兒童家庭的基本情況及面臨的實際困難,分類整理后積極組織召開小組討論會議,有針對性地策劃、設計一系列的困境兒童小組活動,其中較為典型的代表性活動有“為愛助力”、“和你在一起”、“快樂童年”、“歡度元宵”等,通過活動鍛煉了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專注力,也提升了人際關系交往能力。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互動、學習、成長,實現了小小自我的進步,這也讓我跟孩子之間、我跟家長之間、孩子們及家長們之間建立了新的聯系,活動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大家對活動的滿意度也非常高。
這群可愛的孩子們里,有一個叫軍軍(化名)的小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一次沙盤游戲環節中,周圍的孩子都在精心搭建自己的沙盤情境,互相分享自己的“杰作”,只有軍軍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角落,低著頭不說話,隨后做出了明顯異于常人的舉動——把挑選出來的玩具模型全部掩埋在沙子里面。沙盤游戲在創造性的游戲和塑造玩具中能夠最大程度觸及兒童內心深層的問題,我意識到軍軍可能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不過掩埋玩具的行為加上他不愿意跟別的小朋友交流,這也許是一種輕度自閉的前兆。發現問題后我第一時間咨詢了在場的專業心理咨詢老師,進一步觀察軍軍的行為后便找到了陪他一起來參加活動的外公,了解到由于軍軍父母外出打工,平日里他主要由外公照顧。
最近也發現孩子不愿意與人交流,語言發展有點緩慢,愛好也很狹窄,總喜歡盯著窗外看。結合外公的敘述,我基本可以確定之前的判斷,第一時間記錄下軍軍的問題,并通過外公聯系到了孩子的母親,說明了狀況,也委婉地提出了一些建議。軍軍的母親聽完后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表示會抓緊時間帶孩子去做專業心理健康咨詢,同時也多次表達了感謝。一個月后,我主動聯系到軍軍母親,詢問孩子最近的狀態時,電話里是充滿感激的話語。“心理醫生說孩子目前有自閉傾向,不過及時介入治療問題基本不大。太感謝匯泉的老師了,多虧有你的細心觀察,才早早地發現了,不然以后孩子的問題嚴重了后果不堪設想!再次謝謝老師!”……其實,類似這樣的情況發生過很多次,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愛護困境兒童,通過活動實踐聚焦到每個兒童,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特點,主動溝通,多方渠道加深對兒童的了解,從而制定可行性的方案,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實際解決困境未成年人的問題。當我聽到孩子們彼此的表達和欣賞,看到孩子們主動配合與互相幫助,我的內心感受到滿滿的喜悅。
2021年3月,我參與了萊西市“童樂成長”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項目,前期入戶走訪了多戶困境兒童家庭,詢問了孩子的健康狀況、恢復情況,了解家庭目前的收入,記錄孩子在就學和醫保報銷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需要的幫助,觀察孩子的情緒和性格特征,積極主動跟他們溝通交流,引導他們樹立對生活的信心,指導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幫助他們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
期間我跟項目組其他成員一起購買了充足的營養品、生活日用品,帶領萊西市民政局兒童福利科的領導一起來到困境兒童家里,為他們送去關愛和溫暖,還聘請了專業護理師為殘疾兒童做理療按摩,溝通了解他們當下的難處和需要的政策幫扶,實際減輕他們的家庭負擔。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探訪經歷,是一位有著智力缺陷、身體殘疾、無生活自理能力的10歲女童,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缺少專業救治,只能由年邁的奶奶獨自照顧,生活條件很艱苦,孩子每天都悶悶不樂,小小年紀眉頭緊鎖,看著讓人心疼。在了解其家庭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多次給予生活和精神上的幫扶,由此也跟老人建立了比較深厚的情感。3月中旬的一次探訪結束后,在臨行前,老人家緊握住我的雙手,哽咽著說“謝謝你姑娘!感謝你們把我孫女的情況及時反映給萊西民政局領導,有政策支持和經濟補貼以后,我們家的生活變化很大!孫女的情況也跟著好起來了,孩子爸媽也有精神和力氣繼續打工了,這一切都離不開你們的努力,特別感謝你們,給了這個家一個重新活過來的機會!”我看著她顫巍巍的雙手,鼻子一酸,淚水模糊了視線。10歲的孫女雖然有著智力缺陷,但在一旁也對我露出了燦爛的微笑,那一刻我的內心好溫暖,好像我們早已成為了朋友……在這之后我依舊定期上門慰問、關心她們的生活狀況,跟她們聊天,減輕服務對象的孤獨和落寞感,積極想辦法鏈接社會救助資源、醫療資源,幫助服務對象改善身體狀態和生活水平。
以上的是我的公益慈善故事,這樣的故事仍在繼續。雖然聽起來極為平淡,卻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加入青島匯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來,我積極從事困境未成年人關愛服務事業,不僅讓眾多的困境家庭和困境未成年人受益,我自身也得到了很多的快樂和成就。
公益的責任在于喚醒人心,公益的力量在于人人參與,我們每個人都要心有大愛、大善,傳播真善美,讓每一天都充滿愛的故事。希望公益路上,彼此陪伴,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