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月23日訊 1月22日下午,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暨成立大會在青島麗晶大酒店舉行。青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久軍出席會議并講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善武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宣讀了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關于同意成立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的批復。大會審議通過了《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章程草案》,同時審議通過了《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會費標準和管理制度說明》,大會公示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表決通過了第一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及監事長人選,新華錦集團董事長張建華當選為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第一屆會長。
王久軍和高善武分別為民營經濟聯合會的會長和副會長頒牌。王久軍在講話中指出,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成立,是我市民營經濟工作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是落實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尊重市場主體,讓商協會活躍起來”的具體體現,更是青島打造創業城市、創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的現實需要。
他指出,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大考面前,青島市堅持“成全企業家就是成全青島高質量發展”的理念,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供開放創新、便利舒心的發展平臺,打造最適宜發展的生態,實現了民營經濟逆勢上揚。截至去年年底,青島市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達到36.22萬戶,同比增長13.07%;12家企業入圍2020年省民營企業100強,5家民企上榜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高善武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全市民營企業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取得了比預期要好得多的發展成效。2020年,我市民營經濟貢獻了我市57.5%的投資,64.9%的進出口,63.6%的境內上市公司數量,66.8%的稅收,82.6%的城鎮新增就業,98.1%的市場主體數量,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和“主力軍”。青島民營經濟在2020年逆勢交出的發展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青島以民營經濟為代表的市場活力被激活,市場信心正在向青島聚攏。他指出:“市民營經濟局在為企業服務好的同時,也格外注重商協會的發展,我們鼓勵商協會大膽創新,勇于試錯,我們也期待商協會能夠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機制,能夠更好地參與經濟社會治理。希望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能夠在全市大局中找準發展坐標,主動擔當作為,以深商、新滬商為榜樣,并與之加強互動合作,強化創意策劃和市場運作,加快整合人才、資本、技術、市場等資源,共同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為青島民營企業家服好務。”
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會長、新華錦集團董事長張建華在發言中表示:“商幫的概念古來有之,比如我們熟悉的晉商、徽商等,改革開放以后,伴隨著深圳和長三角地區的快速崛起,深商與新滬商這兩大企業家群體呈現出了獨有的區域文化特色,人無精神不立,聯合會成立后,也要去扎根研究青島企業家的創業及奮斗歷程,提煉出屬于我們青島企業家的‘新青商’精神內核。當前,黨和政府為民營企業創造了歷史上最優的政治環境、輿論環境和發展環境。青島市也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市委統戰部、市民營局、市工商聯等部門,都把廣大民營企業當做‘自家人’,出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民營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聯合會成立后,一是要積極承接政府在民營經濟發展方面的相關職能,助力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二是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雙招雙引工作為切入點,與日韓相關商協會緊密合作,打造一個連接日韓國隱形冠軍企業和我們會員企業的數字化新平臺,通過產業化、市場化招商,有針對性地引進日韓的創新資源,為會員企業提供更多的合作機會;三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企業為引領,以多領域協同并進為原則,為廣大會員企業提供資源、技術、投融資、信息等多種要素的深度對接服務,挖掘和培育我們自己的“四新企業”、“寶藏企業”。據了解,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由新華錦集團、青建集團等青島市優秀企業組成,以提供優質的、滿足企業家真實需求的服務為目的,是一家互益性、非盈利性社團組織。
未來,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將搭建一個市場化、法制化、專業化的,涵蓋能力提升及資源、技術、投融資、信息等多種要素為一體的深度對接、溝通碰撞的新平臺。在“學深圳、趕深圳”的浪潮中,青島市民營經濟商業聯合會將以創新型、服務型、戰略型的新型社會組織來服務青島企業家,并以物聯網思維為方針、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精心策劃打造帶有青島民營企業家屬性的服務品牌、整合優質資源,助力青島民營企業家在推動青島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形成合力、抱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