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月14日訊(記者 黃曉)“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食藥安全“四個最嚴”專項行動。青島也積極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打造“食安青島”品牌,成功創建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1月25日,青島市發布了《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安青島”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緊密結合青島實際,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對推動青島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做出了全面部署。
多措并舉 實現“食安青島”建設的三個“小目標”
青島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建立健全具有青島特色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意見》制定了2020、2022、2035年“三步走”的治理目標。到2020年,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食品安全群眾滿意度達到80%以上;到2022年,食品安全攻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到2035年,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設成果顯著,風險防控能力全國一流,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治理體系建設方面,《意見》重點圍繞貫徹“四個最嚴”細化落實舉措,著重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標準、安全監管、行政執法和工作責任”四個體系。通過建立供青食品標準體系,做大做強“青島農品”,完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等措施,推動政策標準體系建設;通過加強系統治理,突出農藥獸藥使用安全、食品農產品合格證、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等舉措,完善食品安全從生產源頭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安全監管體系;通過推進市、區(市)兩級農業、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強化食安、農安、公安“三安”聯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強化食品生產經營信用體系建設等,完善行政執法體系;通過嚴格黨政同責,壓實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干部和監管部門食品安全責任,明確區(市)市場監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要以食品安全為首要職責,加強市、區(市)、鎮(街道)三級食品安全議事協調機構建設,把食品安全納入黨委巡察和黨政領導干部評議考核內容等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
實現這些目標,建設具有青島特色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離不開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意見》著力突出風險監管理念,通過推動食品產業發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科技支撐、加強風險防控、推進共治共享等5項措施,系統提升我市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意見》提出,加快全市食品安全風險監管平臺和機制建設,完善分級統籌抽檢、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和信息公開機制,抽檢樣品覆蓋全市行政區域和主要食品品種,市及區(市)抽檢總量達到6.5批次/千人。《意見》還明確了強化食品安全科技支撐,實施智慧監管,將食品安全納入市科技計劃支撐范圍,推進“互聯網+食品監管”。
八項食品安全攻堅行動 解決青島食安薄弱環節
《意見》建立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區市相關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因此除了對食品安全體系進行了整體研究,還聚焦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攻堅,將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市食品安全薄弱環節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八大食品安全攻堅行動。
一是開展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水產養殖用藥減量、獸藥抗菌藥治理、畜禽產品安全提升行動,遏制農藥殘留超標;二是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實現對學校食堂、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全覆蓋;三是開展乳制品和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推動乳制品生產企業全面實施HACCP體系認證或ISO22000認證,規范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市場秩序,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四是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嚴厲打擊制售“三無”、假劣和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五是開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開展清潔廚房行動和食品安全“凈網”行動,明確入網業戶必須有實體門店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六是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非法添加等違法行為,開展以幫助老年人識騙防騙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活動,嚴厲打擊保健食品傳銷行為;七是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嚴格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強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嚴厲打擊食品走私行為;八是開展示范創建行動,鞏固提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成果,全域推進省級食品安全區(市)創建。
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打響“食安青島”和“青島農品”品牌
《意見》提出了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措施,包括深化農產品認證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改革,推動食品工業企業積極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意見》把品牌建設作為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強調實施“食安青島”和“青島農品”品牌戰略,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項目,加強進出口食品農產品示范口岸和出口食品農產品品牌建設。同時,《意見》引導食品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出,將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加強食品生產過程控制,落實風險控制措施,推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將查驗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作為核準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