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逐戶摸排登記、核查信息、張貼公告;在小區、村頭巡邏站崗,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在親友圈、朋友圈發動捐款捐物、為各個檢測點送去急需物品……疫情發生以來,青島市即墨區廣大黨員干部、普通群眾、返鄉大學生等紛紛請戰,以志愿者的自覺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與眾多逆行者構筑起一道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黨員志愿者,紅色旗幟飄揚在“抗疫”一線
“王主任好,作為社區的一員,我又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想到防疫一線去。”近日,青島即墨區潮海街道騰馬居委會主任王璐璐收到這樣一條信息。發送信息的是52歲老黨員劉可誠。自疫情防控以來,劉可誠第一時間找到社區主任,申請加入到抗擊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他在小區門口檢查點和工作人員一道為居民檢查登記、測量體溫;和社區網格員一起入戶登記居民信息,排查外來返鄉人員信息,同時挨家挨戶貼通知,在小區內張貼防疫宣傳海報,為小區公共區域噴灑消毒水等等。
在城市社區各個檢查點,很多象劉可誠一樣的黨員同志向組織請戰,并在抗疫一線忙碌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黨員志愿者。和興居委會啟翰苑小區65周歲的管淑香,是一名有著45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后,她不忘支持社區建設,將自己的熱心與赤誠奉獻在為居民服務中。社區招募網格員時,她第一個報名參加,懷著感情傾聽群眾呼聲,帶著責任維護群眾權益。這次疫情防控,社區考慮到她年齡大了,沒有安排她防疫工作,但是她不同意,主動到社區請領任務,要求加入志愿者隊伍,并號召其它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她協助工作人員在門崗執守,到居民家中登記信息、為居民測量體溫,甚至承擔起了打掃衛生的任務,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她告訴記者,只要我身體還允許,就和戰友們一起堅持到底!
50歲的老黨員鄭國成,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名,黨組織請戰,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去。他盯靠在小區門崗,協助物業做好小區疫情摸排、出入人員登記、測體溫。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普通黨員的初心。泰山居委會70歲的老黨員喬培考,每天拿著小喇叭廣播《疫情防治倡議書》;在小區出入口,對來訪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測量體溫;對小區內進行巡查,并參加夜間巡邏、檢查、登記等。喬培考老伴身體不好,又是困難黨員家庭,但是喬培考說,只要組織需要,我義不容辭。
潮海街道騰馬居委會黨員志愿者劉可誠及時更新小區內有關宣傳標語。
在抗“疫”關鍵時期,即墨區各級文明單位、社會志愿服務團隊的黨員志愿者積極響應,快速行動,吹響抗擊疫情志愿服務的“集結號”。他們沖鋒在前,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志愿者崗、成立志愿者隊伍,自覺參與重點人群排查、檢查點執勤、防控物資發放、疫情防控宣傳等工作。
青年志愿者,為戰“疫”匯聚熱血力量
“我做個小生意,在企業經營最困難的時候,是政府幫助我走出了困境,現在全民皆兵抗疫,我更應該站出來,為社區疫情防控做點事情、出一份力。”秦樹軍是一名年輕的個體企業主,多年來,他一直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多次為社會捐款捐物奉獻愛心。這次疫情發生以后,他主動找到居委會,請求當志愿者到抗疫一線工作。為了解決值班人員工作休息場所,他為社區捐助活動板房并安裝取暖照明設施配備。每天從早晨到晚上,他穿梭在社區、門崗、檢查點等不同崗位,協助做好巡邏、檢查、登記工作。他還讓自己的員工加入志愿者隊伍,每天協助工作人員站崗值勤。秦樹勇告訴記者,“我雖然不是黨員,阬疫戰斗,我也要先上。
社會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在校大學生也自發行動起來。蘭家溝村村民姜宏方,是遼寧對外經貿學院一名大一學生。在此次疫情防控戰役中,他向村委寫了一封請戰書。他寫道,我志愿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我作為一名共青團團員,有責任、有義務,為村莊疫情防控貢獻我的力量。現在,他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與村干部一起抗擊疫情、守衛家鄉。
有的大學生在第一線抗“疫”,有的大學生卻用另外一種方式參與疫情防控。古城社區D區居民江涌是山東華宇工學院一名大二學生,他用自己勤工儉學賺得錢購買了兩桶酒精,八桶84消毒液捐贈給社區。高中生也行動起來。黃家西流村高三學生姜昊,他看到村委所有工作人員在防疫一線忙碌著,主動到村委協助工作人員填寫表格、登記信息、整理檔案,用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
青年志愿者秦樹軍在一處檢測點參與日常檢測。
目前,即墨區很多寒假返鄉大學生加入青年抗“疫”志愿服務隊伍,熱血青春匯聚成即墨區抗擊疫情堅強力量。
老兵志愿者,英雄退伍不褪色
“疫情在這里,身為一個退役老兵,雖然脫下了軍裝,但是退伍不退志,現在是國家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沖到最前面。”園林環衛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于海龍說道。于海龍是一名退役軍人,去年東部片區拆遷改造中,他在工作組起早貪黑、加班加點。疫情當前,他主動加入到重點人員監管、村莊出入口排查、流動宣傳等疫情防控崗位中來,與社區、村莊干部共同分擔工作任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應有力量。防疫期間,他還到區紅十會獻血屋獻血,據了解,于海龍于2003就加入獻血志愿者服務隊,累計獻血10000毫升,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者金獎等榮譽。
疫情發生以來,和興社區惠憬苑小區56歲的退役軍人杜健一直在崗位值勤巡邏。杜健從企業退休之后也沒有閑著,一直在社區活動中發揮余溫余熱。他的愛人也是小區一名網格員。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他晚上在小區檢查點值守,對進出小區車輛、人員檢查登記、測量體溫;白天和愛人一起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登記排查人員信息,中午時間再到門崗站崗值勤,從早晨到晚上,他一刻也不閑著。和欣居委會退役軍人付正全在電話摸排中了解到,東凱伴山蘭庭小區王先生因執行公司運送救災物資到武漢的任務正在回即墨途中,和欣社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對王先生隔離14天。付正全主動請纓,和隋剛、邵立明組成老兵志愿服務隊,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負責為的被隔離人員送飯、消毒、檢測體溫。
疫情面前,一支支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志愿隊伍站了出來,廣大退役軍人也紛紛走向“疫情防控點”,參與這場“防疫斗爭”之中。他們中有的是團隊,有的是個人;有的是機關干部,有的是社區工作者;有的已經退休,有的還在工作崗位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退役軍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在我們這座充滿愛心的城市,在每一次需要攻克時艱的時候,志愿者從未缺席。疫情當前,他們用愛與擔當,敢于逆行,筑起這個城市最溫暖的防線。(于正陽 華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