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薦語: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一樁樁故事,滿心感動。其實大家都活得不容易,沒有什么,是應(yīng)該做的。我們都全力以赴,是因為我們都真心地愛著我們的國家。感謝每一個付出的人。
以下文章來源于李月亮 ,作者我是李月亮
作者:李月亮
來源:李月亮( ID:bymooneye)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武漢疫情爆發(fā)以來,我們看到了太多動人的故事。
而最近,我一直在關(guān)注另一個很少被報道的群體:海外華人。
其實這些天,他們的日子并不好過。
少數(shù)國外激進分子會覺得華人都可能攜帶病毒,并因此排斥他們。
而在這樣的無妄之災(zāi)下,這些海外華人依然想著祖國,從世界各地捐款、買口罩、發(fā)物資,想盡辦法,支持祖國。
看看下面的故事,你會有不一樣的觸動。
口罩緊缺。
疫情全面爆發(fā)以來,這一直是全國人的大難題。
有網(wǎng)友算過一個數(shù)字:中國目前每天的口罩產(chǎn)量是1000萬只,而醫(yī)護人員就有400萬,專供醫(yī)院都還不夠,再分給14億國人,可想而知有多缺。
知道國內(nèi)“口罩荒”,海外華人發(fā)力了。
2月3日,南方航空CZ634航班,一個普通的商業(yè)航班,從肯尼亞飛往廣州。
而飛機前艙里的景象,讓人驚訝:
一排排座位上,“坐”的不是客人,而是一箱箱口罩!
這上千個大箱子,里面都是醫(yī)用物資:N95口罩、醫(yī)用外科口罩、醫(yī)用手套、防護服……
全是肯尼亞華僑華人捐助的,它們會被送到湖北、安徽等地。
這奇特的“口罩航班”,我們都還是第一次見到。
這里沒有中國人,但滿座盡是中國心。
感謝你們,遠方的游子!
萬里之外的阿根廷,有兩個華裔小朋友:9歲的陳昀皓和6歲陳昀晗。
他們不太明白發(fā)生了什么,只聽到大人們說祖國疫情嚴重。
兄妹倆一商量,決定把自己攢的壓歲錢拿出來捐了。
大人們欣然同意,幫他們訂購了2.5萬只醫(yī)用口罩,寄回國內(nèi),送到他們的祖籍:福建福清市。
“母親加油”四個字,讓人淚目。
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
一位華僑說:
“我看到有的華僑孩子,拿著自己的壓歲錢去藥店買口罩。這么小的孩子,也知道要捐給祖國。”
“很多華僑開著小店,自己忙不過來,就讓家里的孩子去買口罩,一天買幾個,累積起來,交給當?shù)氐娜A僑社團,捐給中國。”
這些孩子,大多不是在中國長大的,有的甚至都沒有回過中國。
但他們知道,他們的根,在這里。
孩子們很棒,但我猜他們的父母更棒。
一定是父母有一顆中國心,孩子才會懷一片中國情。
謝謝你們,遠隔萬里,依然愛著祖國母親。
1月31日,中國駐馬來西亞檳州總領(lǐng)館門前,忽然出現(xiàn)了3個可疑包裹。
工作人員不知里面是何物,不敢拆開,找來了警察。
警方和消防人員初步調(diào)查后,決定引爆箱子。
排爆機器人啟動。箱子爆了。
結(jié)果,里面炸出來的,居然是大量口罩!
警方隨后調(diào)查,才知道這3個包裹,是幾個華人之前放置的。
他們放下了這三箱口罩,還高喊“中國加油,武漢必勝”。
一場令人感動的誤會。
你們的一箱口罩沒了,但這份對祖國的愛,我們會小心收藏。
我孤陋寡聞,如果不是這次疫情,還不知道在世界各地,活躍著很多淘寶全球購“買手協(xié)會”。
買口罩,他們是專業(yè)的。
所以這一次,他們第一時間沖了上來,發(fā)揮了巨大能量。
這是泰國的一位會長。
這位神勇的會長,居然搞來了30萬口罩,3000套防護服,從曼谷空運浙江。
這是另一個淘寶全球購買手——“老鐘駕到”的成果:
很多人看他口罩多,都想來買。
但他嚴正聲明:“只捐不賣”。
原因他沒說,我們替他說吧:
因為,祖國比生意重要。
這是美國買手的戰(zhàn)果,其中一部分:
這是日本買手的輝煌戰(zhàn)果。
這一箱箱口罩會直接從大阪飛到武漢天河機場,醫(yī)院直接派人到海關(guān)簽收。
可想而知會發(fā)揮多大作用。
絕對的雪中送炭!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巴西,是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之一。
但疫情傳來,立刻在當?shù)氐娜A人群里炸開了鍋。
巴西湖南同鄉(xiāng)總會迅速行動,號召華人援助祖國。
很快,各路人馬到位,有的找貨源,有的負責統(tǒng)計,有的聯(lián)系運輸線路。
大家都很急,活干得也很快。
沒幾天,巴西工廠第一批N95醫(yī)用口罩就準備好了。
他們整理好包裝,準備運回國內(nèi)。
空運手續(xù)繁瑣,最好的辦法是托人帶回。
1月31日,他們從早晨到下午5:30,電話聯(lián)系了一百多人,但沒有一個人準備回國。
正萬分焦急,忽然來了個電話,對方說,他今晚回國。
眾人特別激動,立即頂著狂風(fēng)驟雨,開車把貨拉到機場。
各種手續(xù)辦好,已是晚上十一點,大家都還沒有吃晚飯。
會長說:“真是饑寒交迫,但每個人都很高興。”
能感受到那種快樂。
就像一個孩子,給他生病的母親買回了藥。
他滿心都是要為母親做點什么,又怎么會在乎自己的一頓飯。
有俄羅斯華僑,為此次疫情捐贈了很多醫(yī)療物資。
N大箱,也是不好托運,要找回國的游客幫忙“人肉”帶回來。
幫忙往回帶的人,其實也不認識捐贈的人。
他們看見有箱子上寫著“潘總”:
便在群里好奇詢問:潘總是誰?
另一個人回:好人唄。
是啊,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是個善良的中國人。
謝謝你,好人潘總。也謝謝每一位為疫情付出的王總、劉總、張總……
你們可能在異國小有成就,但我們也知道,獨自在外打拼的人,哪兒一個是容易的。
千言萬語不說了,一句“好人”,是素不相識的我們,給你們的最真心的贊譽。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
美東華人社團聯(lián)合總會會長梁冠軍講:
“你看華僑華人的微信朋友圈,捐款捐物的各類消息一直在刷屏。大家都關(guān)注著疫情。”
“很多華人都在想辦法,利用各自的個人關(guān)系,向自己認識的美國醫(yī)院、診所、醫(yī)生訂貨,每個地方訂100個、幾十個,積少成多,再成批發(fā)回國內(nèi)。”
“大家都在積極參與,平時不冒泡的會員也都出來捐錢。”
“很多華僑華人,都是不惜代價去找物資的。有人約定好的廠家臨時變卦,有時物資緊缺價格飛漲,談成一次交易都讓人精疲力竭,但華僑們就是這樣不斷地出錢出力,找貨源,運回國。”
“祖國有難,需要幫忙,我們海外華僑華人要盡微薄之力,義不容辭。”
……
于是,在這樣的努力下,世界各地的醫(yī)療物資,紛紛涌向中國:
這是老撾湖南商會運回來的。注意后面,還有很多:
這是卡塔爾中資企業(yè)的戰(zhàn)果:
這是芬蘭華人的戰(zhàn)果:
醒目的五星紅旗背后,是一顆顆拳拳赤子心。
這是埃及華人的戰(zhàn)果,有差不多10噸:
很多外包裝箱上都沒有品牌圖案。
那是因為時間太緊張,廠家來不及印。
就這樣,一批批物資裝上航班,帶著一顆顆中國心,飛回祖國。
所以,你懂了嗎?什么叫“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這些海外華人,平時散落在世界各地,背井離鄉(xiāng),辛苦打拼,各有各的不容易。
但是,當祖國有戰(zhàn),他們聽到號令,立刻齊齊回身望向祖國,千里萬里送來糧草。
拳拳游子心,殷殷報國情,令人感動。
有一個原本想回國過年的華人,因為疫情不得不放棄了計劃,他寫道:
一夜之間,祖國成了我們回不去的故鄉(xiāng)。
而當太陽再度升起,
我們卻發(fā)現(xiàn),自己和祖國的距離,從未如此接近。
都說血濃于水,平時我們其實并不覺得。
就像一家兄弟,日常也不會多么親密。只是到了事兒上,情分才見分曉。
這次國家有難,那些海外華人的義舉,讓我們立刻發(fā)覺:
無論男女老幼,無論生活何處,“中國”兩個字,都深深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基因里,不會因時間或距離而消失,更不會因祖國的繁榮或衰敗而褪色。
我們也忽然發(fā)現(xiàn),“中國人”三個字,原來分量如此之重。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站在一起,手牽著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我們同心協(xié)力,沒有什么難關(guān)過不去。
為中國加油,為中國人加油!
李月亮。高人氣專欄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你要活成一束光》當當網(wǎng)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新浪微博: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