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2月5日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膠州市稅務局選派到里岔鎮游家屯村的第一書記宋道明始終活躍在村戰“疫”前線,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為疫情防控增添了一抹濃濃的稅務藍。
防控!“盡可能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春節前夕,在里岔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游家屯村已完成對對村民情況的摸排工作:村里無湖北返鄉人員。得到此消息的宋道明松了一口氣,安心回老家過年。1月26日,防控形勢陡然升級,心系游家屯村的他立即與村書記取得聯系,了解到游家屯村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此后,只要老家村里的喇叭一響,他就跟著揪心一次,就了解一下游家屯村的疫情防控情況。1月28日,放心不下游家屯村的他一早驅車60多公里從老家來到了游家屯,從村東到村西走了一圈,實地看了看村莊防控的情況:村里采取的是胡同攔截的方法,在每個胡同口拉警戒線封鎖,村南東西道路上仍然可以車來人往。他感覺這種方式分散了值守人員的注意力,作用不是很好,當即與村兩委班子商議改進辦法。“要盡可能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他跟村兩委建議將村南道路西端封堵,東端設置勸返點,如此便將村子徹底與外界隔開,此建議得到村兩委的一致支持,當天上午就完成了由舊模式向新模式的轉變,達到“看好自家的門,管住外來的人”的效果。
物資!“再苦再累也值得!”
1月31日晚,村文書劉玉玲發來微信:“宋書記能不能幫我們打聽一下哪里能買到帳篷或者活動板房的,晚上值班避避風,我們到處也買不到。”這關系到勸返點值守同志們的身體健康,宋道明當即在親戚朋友中開展了“大搜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2月1日中午找到了貨源,他立刻帶領安裝師傅驅車50多公里到村勸返點送貨安裝。篷屋落成,村值班人員感動不已,老文書即興創作對聯一幅,上聯防疫情群防群治,下聯保平安黨員爭鋒,橫批守崗敬業。
在此次疫情中,口罩無疑是最為緊缺的物資,宋道明在村里調查時發現村里值班口罩儲備已不多,有的村民將一次性口罩反復使用,有的村民家里甚至沒有口罩。他于是就成了采購員,跑遍了膠州的藥店、商場:聽說大藥房有,他就到大藥房去碰運氣;聽說哪個超市有貨,他就跑到這個超市去購買;看到哪個微信群有發布信息,他就添加好友咨詢信息…2月3日,當他將東拼西湊的300個口罩捐贈到村勸返點時,值班人員感動的說:“宋書記您辛苦啦!”“我不辛苦,你們比我辛苦的多,只要能夠保障大家的安全,只要能打贏這場戰役,再苦再累也值得!”2月4日,他又聯系到了新的貨源,為村里預訂了3000個口罩的訂單。
隨著時間逐步開展,逐漸有企業復工開展生產。宋道明在一次執勤時發現,勸返點來往的車輛突然多了起來,經了解情況,原來是一些飼料廠開工到村西的糧食收儲站點拉原料。可是測量體溫用鎮里配發的水銀溫度計既費時又耗力,對拉貨者和值班者來說都不太方便,此時在勸返點有一支額溫槍就顯得很有必要。他當即帶著文書跑到了鎮上的大藥房,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額溫槍現在也成了緊缺物資!他又委托自己的朋友到各個醫藥公司打探消息,只打聽到了有耳溫槍的貨源信息。“耳溫槍也便利的多!”當天,村勸返點多了一項新裝備,入村檢查便利了許多。
捐款!“特殊的黨費!”
病毒雖無情,人間有大愛。為號召村黨員群眾聯合起來共克時艱,村兩委研究決定在全村開展募捐活動,宋道明準備捐款時大家都勸他:“宋書記您已經捐了口罩了,就不需要再捐款了!”“我是黨員干部,我必須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黨費!”在他的帶領和感召下,村莊企業、黨員、群眾踴躍捐款捐物,截至目前,村莊累計收到捐款18660元。
談到本次疫情,宋道明說:“疫情當前,我們黨員干部就應當沖鋒在前。我們黨員干部多一份擔當,群眾就少一份擔憂。只要廣大黨員群眾緊密團結在一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