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度市農機中心聯合青島理工大學,在同和街道辦事處開展了山藥機械化收獲試驗。該山藥收獲機械由120馬力拖拉機懸掛,采用雙鏈條對向傳動結構,能夠實現開溝、震動、松土等作業。經過幾次調整開溝深度、方向和前進速度后,順利完成山藥機械化收獲試驗任務。
山藥主要以人工種植為主,機械化水平低。山藥種植工序包括開溝、起壟、放種、培土、壓實、蓋膜、搭架等,種植工序復雜、種植模式多樣、形狀多種,這些因素制約了山藥的機械化生產水平。為推進山藥機械收獲裝備的研發,促進山藥種植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平度市農機中心持續推進產學研推用發展,聯合青島理工大學建立了山藥機械化收獲試驗示范基地。選種鐵棍山藥和大白玉,行距1.2—1.6米,溝深1.2—1.4米,采用大行距、一壟單行、行內密植的宜機收獲模式。
近年來,平度市在主要農作物生產已經實現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農機化向經濟作物的戰略轉移,全面探索優勢特色作物機械化播種及收獲模式。先后重點打造了花生、馬鈴薯、大蔥、大蒜、胡蘿卜、果品、山藥等7處農機化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基地,全力突破經濟作物機械化試驗示范推廣的瓶頸制約。由于此次試驗土壤屬于黏土,機械震動未能充分松動泥土,還需人工進行挖掘采拾。下一步,平度市農機中心將深化與青島理工大學合作,針對此次試驗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深度探究,創新設計,優化樣機,推進山藥機械化收獲技術逐步成熟,依托試驗基地加快打造開溝種植、苗期施肥、病蟲害防治、收獲等關鍵環節全程機械化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