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10月9日訊(記者 劉茹霞 通訊員 劉璐)10月9日上午,青島市首家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在鎮江路街道正式開館,這是青島市首座以城市發展為主題的歷史街區文化展館。
提起青島市北區仲家洼,老青島人都不陌生,這里曾是青島最早的村落之一,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這里曾是青島市中心最大的棚戶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這里是青島市民生改善的重點區域,創下了棚戶區改造的“仲家洼速度”。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傳承歷史文化記憶、延續城市文化底蘊,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街道打造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再現百年青島、市北記憶。
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以“不忘歷史記憶,傳承時代精神”為主題,從項目籌劃到建設完成,歷時15個月,展館面積150平方米,共設5個分展廳,分別講述了山水之間仲家洼、命運的轉折、半世紀風雨、筑新居入心房、凡是過往皆為序篇等五大板塊內容。
各展廳展陳內容十分豐富,共收集研讀檔案文獻400余份,篩選展出了具有歷史代表性文獻50余份,展出歷史照片100余張,歷史實物30余件。如膠州灣事件后德國侵略者在中國村莊張貼的告示、民國時期仲家洼居民遷移的文書、按照1:550縮小制作的仲家洼棚戶區全景3D沙盤以及全比例復制的仲家洼棚戶區沉浸式體驗空間、仲家洼全景航拍漫游視頻、央視仲家洼棚改紀錄片等珍貴又生動的史料。前期,鎮江路街道還在轄區內開展了“我與仲家洼”的故事征集活動,走訪多位世代居住在仲家洼的老居民、棚戶區改造先鋒人物,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感人故事在展館中展示。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采用獨特視角,跳出了就仲家洼說仲家洼的傳統方式,通過對仲家洼與大鮑島、小鮑島、及臺東鎮的歷史發展對比,生動講述了仲家洼在歷史長河中的坎坷經歷,以及新中國發展為仲家洼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展館不僅是追憶過去、了解仲家洼歷史街區前世今生的好去處,更是體會新舊社會差異陶冶愛國主義情操的大課堂。
博物館是一個地區的城市名片,她講述著過去,連接著現在和未來。鎮江路街道打造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目的是傳承城市發展歷史文脈,更好的保護和展示青島老城歷史,通過這個展示“仲家洼”滄桑巨變的窗口,喚醒人們對過往城市生活的記憶,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素養,增強居民歸屬感和幸福感,為居民積極參與城市治理、共建美麗家園凝聚力量。
下一步,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除了發揮展覽展示功能,還將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結合,發揮教育群眾功能,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積極打造研學陣地、愛國教育培訓基地。
歷史街區文化記憶館作為一項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市民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9:00-11:00,下午2:00-5:00,團體參觀可提前撥打電話0532-83610022、0532-83610425預約,歡迎廣大市民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