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丁淑華)9月21日,青島市首批赴深圳體悟實訓成果宣講團報告會在嶗山區市民文化中心舉行。市委副秘書長、首批體悟實訓干部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張永國同志,帶領8位首批赴深圳干部組成宣講團,結合在深圳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從我眼中的深圳——“敢、為、人、先”和我心中的青島——“比、學、趕、超”八個方面分享心得感悟。
深圳經驗:敢、為、人、先
今年以來,青島市委圍繞“放大坐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提出了“學深圳、趕深圳”的重大決策部署,已先后選派兩批干部赴深圳體悟實訓。首批已圓滿完成體悟實訓任務,各方給予高度評價。
宣講團從“敢、為、人、先”四個方面闡述“深圳經驗”。“敢”即深圳思想解放背后的敢闖敢試,銳意進取的堅強意志;“為”即深圳有限政府背后的有效作為,深圳政府在扶持企業發展時做到了三點,企業無事不插手,企業有好事不伸手,企業有難事不放手;“人”是指深圳快速發展背后的以人為本,“來了,就是深圳人”的開放包容;“先”即深圳優異成績背后的奮勇爭先。
青島實踐:比學趕超
體悟實訓干部赴深圳100天的實訓結束后回到青島,提出了“比學趕超”的發展口號。
報告會上,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辦副主任彭基超指出突出自身優勢才能加速趕超,青島擁有全國30%涉海院士、40%高端涉海機構、50%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深度經略海洋,將青島擁有的海洋領域資源實現產業化,是我們實現超越的最大優勢。
嶗山區市場監管局注冊審批科科長藺海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她根本想不到深圳市政府的工作效率如此高效。幾個月前,藺海霞剛到深圳企業實訓就接到申請近百萬企業補助的“大活兒”,但在深圳只需通過網上遞交材料,7個工作日之后,94萬的補助就打到賬戶上,省去了繁雜的操作流程,給予企業更多政府支持。
結合深圳經驗,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企業登記檔案“微查詢”秒批系統于7月23日正式啟用,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檔案“掌上查”,將深圳先進經驗進行提升和本土化改進。
最后,首批體悟實訓干部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張永國對赴深圳學習100天體悟實訓情況進行總結。此次報告會全體在職黨員區級領導同志以及各街道、各部門班子成員和正科級以上干部代表,共600多名干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