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皮紅、肉紅、芯更紅的“三紅”美譽,已成為青島出口創匯的主要蔬菜品種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張晉通訊員公志程
在萊西市店埠鎮的鮮多多農場抑或是普通的飯店中,店家通常會向游客推介鮮榨的胡蘿卜汁。當然,游客絕對不會失望——不加一滴水、只加幾滴橄欖油榨出的胡蘿卜汁,口感香甜順滑,唇齒留香,這便是店埠胡蘿卜的特色。
店埠鎮自古便有“膏腴桃花鄉”的美譽,鎮南部是肥沃的砂漿黑土,地處大小沽河河畔,為胡蘿卜種植提供了甘甜充沛的水源。這里是山東省最大的胡蘿卜加工基地和春季胡蘿卜的主產區,優選種植出的“店埠胡蘿卜”具有色澤好、光滑度高、條形好、外形美觀、甜度高等優點,有皮紅、肉紅、芯更紅的“三紅”美譽。生食口感脆甜,榨汁飲用風味尤佳,深受市場青睞。
“店埠胡蘿卜的發展源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多年的品種篩選,如今胡蘿卜品質不斷提高,市場需求隨之增長,胡蘿卜生產逐步實現了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經營以及產業化發展。”店埠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今,全鎮胡蘿卜種植面積約5萬畝,年產量約25萬噸,當地種植胡蘿卜的村莊約有 30余個,胡蘿卜種植帶動區域增收效果明顯。
在胡蘿卜加工方面,“店埠胡蘿卜”嚴格按照國家及國際標準,對胡蘿卜進行統一規格的加工。篩選剔除品質不合格的胡蘿卜次品,將符合標準的胡蘿卜進行進一步分級處理。每一根“店埠胡蘿卜”從品種選擇、種植管理方法到加工處理、分揀分選,都是經過層層考核才得以面向市場。
記者日前在位于店埠鎮的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車間里看到,為確保胡蘿卜的“顏值”,這里的胡蘿卜加工要經過5個步驟的處理,分別是:清洗、篩選、分級、裝箱和預冷。其中,清洗環節使用7臺機器,包括1臺沖沙機和6臺磨光機,經過7臺機器清洗處理后的胡蘿卜幾乎是洗了7遍澡,洗凈胡蘿卜身上的泥土。篩選過程主要是挑選分離出折斷、有青頭等缺陷的胡蘿卜,沒有缺陷的進入分級階段,共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S、M、L、2L、3L,其中S指胡蘿卜單根重80克到150克,M指150克到200克,L指200克到250克,2L指250克到300克,3L指300克以上,不同規格的胡蘿卜有不同的客戶群。最后的環節是入庫,為了保鮮,胡蘿卜被放入冷庫后,將會進行20多個小時的降溫。
作為店埠鎮胡蘿卜主要出口加工企業之一,有田農業是通過發展訂單農業,暢通原材料供應渠道;通過機械化加工,提升產品品質,公司胡蘿卜年出口額 1.5億元以上。
為進一步把控“店埠胡蘿卜”的品質,店埠鎮在區域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內建設了1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物聯網大棚,同時為相關種植戶免費安裝物聯網大棚裝置。通過物聯網技術,由專業技術人員對各棚區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各項指標進行統一調控。與此同時,定期組織農戶進行統一的技術普及與培訓,幫助農戶以科學標準化的要求種植管理胡蘿卜。確保胡蘿卜在種植品種、技術、水肥配比等方面有統一的標準標桿,符合質量標準需求。
“店埠的胡蘿卜六成出口,目前鎮上的企業實現了自主對接出口,最高時出口可達九成。”店埠蔬菜產業協會會長耿文善告訴記者,伴隨著陸運、海運日益便利,如今,“店埠胡蘿卜”3天就能出現在韓國市場,一周進入日本,20多天的時間擺上迪拜居民的餐桌。出口胡蘿卜價格“翻番”,直接提升了胡蘿卜種植戶的收益。
“店埠胡蘿卜”如今已成為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還獲得了農業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以及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品牌、青島名特優農產品、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稱號。目前,“店埠胡蘿卜”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通過訂單預售模式,將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確保島城市民足不出戶便可享用到放心新鮮的“店埠胡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