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植薄殼核桃成功后,創辦了青島吳家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吳占嘉展示文玩核桃。
48歲的膠州市民吳占嘉,曾經是一個走南闖北的商人,現在卻成為一位起早貪黑的農民。憑借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帶頭種植薄殼核桃和文玩核桃,挖掘核桃深加工,并發展核桃文化旅游產業。眼下,由于種植效益可觀,核桃樹成了帶領村民增收的“搖錢樹”,他正在探索一條有實效、可復制、易推廣的鄉村振興之路。
膠州新型職業農民吳占嘉實現由商到農的轉變,發展核桃深加工助力鄉村振興。
棄商從農引種薄殼核桃
“2006年,我在俄羅斯考察市場時,大片大片的生態林讓我震撼不已,聯想到老家那片荒地,便萌生了種樹的念頭。于是放下手中生意,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從城里回到老家搞起了林場。”吳占嘉回憶,做事情沒有一帆風順,他選擇的速生楊,收益并不理想。
苦惱之際,他又發現了另一個機遇,2010年春,膠州市推廣種植薄皮核桃。經過一番研究后,不顧親戚朋友的質疑,將原先種植的300畝速生楊直接換成了核桃樹??商煊胁粶y風云,第二年夏天,他種植的一大半核桃樹奄奄一息,眼看著就要不行了。吳占嘉立刻請來了農業專家“把脈”,原來是排水不暢導致核桃樹受澇。找到癥結所在,他立即組織人員在園里挖溝排水。
從此之后,吳占嘉對技術更加重視,積極主動地與農業部門聯系,又是請農業專家幫測土、又是找林業專家教剪枝,從打藥到施肥,很快掌握了核桃種植技術。
帶動百戶村民一起致富
2015年起,吳占嘉更是報名參加了農業廣播學校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系統學習了新時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知識,用知識和文化武裝自己,經營理念和經營水平不斷提升。在農業部門、科研院校的幫助支持下,經過多年精心培育和管理,如今,吳占嘉的核桃基地年產出核桃干果3萬多斤,每斤賣到25元,基地林間套種核桃苗2萬株,林下散養公雞3000多只,每年收入100多萬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眳钦技位氐郊亦l后始終不忘左鄰右舍,在種植薄殼核桃成功后,2013年,創辦了青島吳家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將種植嫁接技術無償傳授給周邊種植戶,帶著100多家農戶一起干,合作社發展核桃種植2600畝,年產核桃干果達到75萬斤,產值1875萬元。吳家核桃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林業示范社、山東省十佳觀光果園、青島市農業示范社和膠州市農業星級示范社。
另辟蹊徑發力文玩核桃
“普通核桃按斤稱,文玩核桃論對賣?!本驮谌珖荚诖笠幠M茝V薄皮核桃的時候,具有商人頭腦的吳占嘉決定另辟蹊徑,全面發力文玩核桃,“不走尋常路”,給他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 2015年春天,他花費十多萬元從河北買回一批“官帽”核桃芽,經嫁接成功后,成立了吳家文玩核桃觀光園。之后吳占嘉先后去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引進四座樓、虎頭、白獅子、滿天星、磨盤、流星雨、南將石、雞心和盤龍紋等30個文玩核桃稀缺品種。如今,他的文玩核桃觀光園占地100畝,核桃2000多棵,規模堪稱山東半島最大。
“種植文玩核桃的效益非??捎^,產生的效益在普通薄殼核桃6倍以上,今年處于初果期的文玩核桃樹收入30萬元不成問題。”吳占嘉說,北方天氣夏天較熱,冬天又有嚴寒,對于核桃樹生長有制約,而沿海地區氣候好,適合核桃的生長,種植的文玩核桃個頭、品相和紋理等一點兒不比原產地差。普通薄皮核桃一畝能產二三百公斤,盡管每公斤賣出五六十元以上的高價,除去成本每畝也就收入萬元。而文玩核桃的效益就要高出很多,每對核桃的價格在幾十元、幾百元、上千元不等,毛收入30多萬元。
打造多元化田園綜合體
“基地每年都要舉辦核桃旅游文化節,期間將舉辦采摘核桃、賭青皮、垂釣大賽、參觀核桃博物館等系列活動。”吳占嘉說,為了進一步提升文玩核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做大核桃產業,不斷拓寬和擴大銷售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每年在核桃種植基地舉辦核桃旅游文化節。
他的合作社還與青島農業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幫助開發了核桃油,實現了產業加工的轉變。去年,成立了島城首個核桃文化博物館,宣傳和推介核桃的收藏把玩知識,挖掘其濃厚的文化積淀和內涵,使之發揚光大。同時,他利用文玩核桃加工筆筒、花瓶、裝飾物等工藝品,進一步增加核桃的附加值。下步,他打算開展中小學生軍訓、拓展訓練、動植物認知等教研活動,為島城中小學師生提供一個環境設施好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馬丙政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