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3月21日訊(記者 張力偉)本周六晚7點半,青島交響樂團將在市人民會堂奏響“偉大的勃拉姆斯”交響音樂會。以色列籍華裔指揮家徐一安將與以色列鋼琴家托馬爾·萊芙共同攜手青島交響樂團為樂迷送上《匈牙利舞曲第五號》《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以及《c小調第一交響曲》三首勃拉姆斯經典之作。
“勃拉姆斯深愛舒曼的太太,但他又不想背叛自己的伯樂(舒曼),這樣的心理沖突充斥在他的作品中。”在托馬爾·萊芙看來,《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將勃拉姆斯這種心理沖突抒發到了極致,“這部作品的藝術重點就是追求一種不可能實現的愛情,這其實會讓很多人產生共鳴。”托馬爾·萊芙介紹,《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可謂是一首巨大的史詩級作品。音樂全長52分鐘,這樣龐大結構的協奏曲在西方樂庫里是極為少見的。此外,作品需要指揮和鋼琴家在速度、音樂見解等方面達到高度統一,這也是它的難度所在。
徐一安在采訪中直言,自己這次是來“還愿”的。追溯源頭,還要從22年前說起。“張國勇(青島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是我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導師,19歲的時候,我只有勃拉姆斯《c小調第一交響曲》這一首曲子指揮得一塌糊涂,所以這次來我點名要指揮它。”徐一安坦言,張國勇在其人生中的作用甚至比其父親更重要,“我過去是街上踢足球的野孩子,跟他一起學指揮的五年,我的人格、對生活的認識、對藝術的積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我。”
談及自己的指揮風格,徐一安用一句話概括:“詮釋隱藏在音符后面的含義。”在他看來,一個有個性的人才能做指揮家、演奏家,沒有個性的人既無法感受勃拉姆斯的個性也沒有能力去實現別人的個性。同時,很多指揮家在不同年齡指揮同一作品,結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經歷影響你對一部作品的看法,就像我19歲的時候指揮勃拉姆斯真的有點難為自己。”徐一安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