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沈俊霖
本報訊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爭創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我市正在加快推進120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35項重大政策、33項重大試點、28項重大平臺、24項重大專項規劃,目前,這些重點任務進展順利,成為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有力支撐。
11月15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自2019年1月1日起,青島、廈門、武漢、成都、昆明5個城市將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來自53個國家的人員,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可以從上述城市有關口岸免簽入境,分別在廈門市、山東省、武漢市、成都市、昆明市免簽停留144小時。該項政策的落地將為外國人來青、來魯商務交流、旅游度假、中轉乘機提供極大便利,將進一步擴大青島口岸的開放度,增強吸引力與輻射力。
這只是青島爭取先行的35項重大政策之一,這些重大政策還包括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積極創造條件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爭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爭創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擴大縣域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爭取新舊動能轉換稅收政策,全面推行環境高風險企業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爭取放寬外籍高層次人才來青工作條件限制,加大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現代保險服務創新試點和知識產權保險試點等。
9月29日,山東高速青島西海岸港口有限公司進口的42輛平行進口越野車入區保稅。這意味著,青島保稅港區在同期獲批的8個汽車口岸中第一個實現政策落地。今年1月30日,商務部等八部門正式批準青島前灣保稅港區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獲批以來,青島加快深化汽車市場流通體制改革,以內外貿融合發展促進汽車流通市場建設,發揮青島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開放優勢,切實推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有序進行,爭取打造全國競爭力最強、市場最規范、通關最便捷、“零收費”的汽車整車平行進口口岸。
這是青島積極探索的33項重大試點之一,這些試點還包括探索優化存量資源配置和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并舉的動能轉換路徑,探索建立創新引領新舊動能轉換的體制機制,探索以全面開放促進新動能快速成長的動能轉換模式,探索產業綠色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優先的協調發展模式,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爭創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實施新興經濟領域的權責下移試點,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等。
今年1月,首批入駐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的軌道交通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制中心、中車工業云平臺和環境風洞綜合實驗室等五個項目簽約入駐,標志著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正式啟動。該中心于2016年9月5日正式獲批,是科技部、國資委共同推動建設的國家第一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是集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多方力量共同構建的國際化、專業化創新平臺。
該中心建設已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并被列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首批重點工程,也是青島正在建設的28項重大平臺之一,這些平臺還包括創建國家工業互聯網云平臺創新中心,爭取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爭取設立中國康復大學和中國能源大學,建設海上試驗場,建設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大洋鉆探船等科研創新平臺,建設超算中心科研創新平臺,規劃論證建設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試驗線,科學推進黃水東調應急供水等重點工程建設,建設國家影視文化消費先行體驗區,建設膠東國際機場,實施“透明海洋”工程等。
與此同時,青島正在或者已經完成24項重大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其中包括《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行動方案》,人才、科技、金融、開放、財稅、教育、環保等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方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醫養健康產業、高端化工產業、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產業、精品旅游產業、現代金融產業等產業專項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