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誓師大會。
青島新聞網10月23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孫科強 張德杰)今天上午,平度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誓師大會在該市奧體中心舉行,來自各鎮(街道)、部門、村(居)、學校和社會各界共2500余名志愿者代表參加,這也標志著該市全體志愿者投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全面啟動。
時值青島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如火如荼開展,啟動志愿服務活動是平度市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平度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重要舉措之一。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50個縣(市、區)、山東省9個試點單位之一,平度市將進一步加強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平度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作為“書記工程”,按照“1246”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1”即建好一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2”即用好線上“德潤平度”云和線下“莊戶學院”兩大平臺;“4”即抓好領導、保障、激勵、督考四項機制;“6”即以“德潤平度·福澤萬家——文明實踐在行動”為主題,做好“學在我家——全民素質提升工程”“和在我家——崇德尚善引領工程”“樂在我家——文化惠民普及工程”“美在我家——環境秩序優化工程”“愛在我家——守望相助暖心工程”“興在我家——鄉村振興助力工程”六項工程,堅持全覆蓋、常態化,城鄉統籌推進,全力打造“有詩、有遠方、有夢想”的精神家園。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并非要另起爐灶、另搞一套。平度市因地制宜整合各類公共服務資源,打通理論宣講、文化服務、教育服務等陣地,把原有的資源用好用足。以構建3+N組織體系為抓手,平度致力于形成市、鄉鎮、村三級和若干個文明實踐站無縫隙、全覆蓋的文明實踐體系,聯動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目前,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依托東閣街道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功能室,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內容,初見成效;鎮、村級層面,18個鎮(街道、開發區)在現有黨校、文化活動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村鎮文史館、道德講堂、文化廣場等陣地基礎上,開拓思路,把群眾日常聚集的地方納入建設范圍,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到群眾身邊。
平度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誓師大會 。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不僅有秧歌、柳腔等老地方戲,還有年輕人的快板、小品等宣講黨的好政策,俺這回真是聽明白了!”今年54歲的仁兆鎮西仁兆村村民陳俊紅,對鎮里的志愿演出贊不絕口。近期以來,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的不斷推進,包括仁兆鎮在內,平度市1700多個村莊自發成立新時代文藝志愿服務組織,由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統一備案組織,將理論宣講融入送戲下鄉、消夏晚會、廣場舞大賽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把新時代黨的好政策通俗易懂地傳遞給了群眾。“僅仁兆鎮就擁有柳腔志愿服務團隊60余個,參與演出人數多達1200余人,舉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演出達500余場。”
“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首先是從隊伍建設上入手。”平度市相關負責人說,該市正著力實施“百千萬”工程,即培育百支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培養千名骨干新時代文明實踐師、培訓萬名活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目前,市直部門單位根據行業特點,注重突出志愿服務特色,組建60余支具有行業職能的志愿服務隊伍;18個鎮(街道、開發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組建符合當地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隊伍。
以打通群眾需求與志愿者服務的通道為目標,平度市搭建線上“德潤平度”云和線下“莊戶學院”兩大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按照“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的活動計劃,推動各類特色服務活動遍地開花。
“我們將‘莊戶學院’作為與群眾面對面服務的現場陣地,在培養人才、傳授技術的基礎上,增強志愿服務功能,在群眾學習黨的理論政策的同時,也接受各種技術培訓,實現‘富腦袋’和‘富口袋’雙豐收。”平度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還將開發運用“德潤平度”志愿服務云平臺,將志愿服務項目與群眾需求內容在網絡平臺進行發布,實現雙方信息互通共享,推進群眾需求能夠快速對接到志愿服務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