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返回首頁>
《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了解下
    發布時間:2018-08-24

青島新聞網8月24日訊 8月23日,民政部舉行2018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李健、社會組織管理局巡視員李波出席,介紹《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

《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是民政部部門規章,已經于2018年7月27日民政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黃樹賢部長2018年8月6日簽發并公布,《辦法》自2018年9月1日開始施行。

大家知道,信息公開是慈善組織的基本義務,是慈善組織接受各方面監管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對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作出了專章規定,就是第八章信息公開,并在其它各章多個條款中也有明確要求。為了貫徹落實《慈善法》這些規定,民政部制定了這個《辦法》。

《辦法》共26條,主要內容包括:

未標題-1.jpg一是明確信息公開的目的和原則。  

即規范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行為,保護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等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眾的知情權,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明確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應當遵循真實、完整、及時的原則,并應當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同時,《辦法》還對信息公開的一致性以及不得公開的事項作了明確的規定。

未標題-1.jpg二是明確信息公開的內容和渠道。

《辦法》規定慈善組織在民政部門提供的統一信息平臺上公開信息,并規定了七類需要公開的信息內容,還規定了慈善組織對三類利益相關人的告知義務,即對定向募捐的捐贈人、受益人的告知,以及在招募志愿者時對招募對象的告知。

未標題-1.jpg三是明確信息公開的監管措施。

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社會公眾可以就慈善組織信息公開中的違法行為向民政部門投訴舉報。民政部門依法對慈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和信用懲戒。《辦法》還規定了對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失職、瀆職的處理。

在此向各位媒體朋友介紹一下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的重點:從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的特點出發,《辦法》突出了對慈善組織財產活動和公開募捐的信息公開。

關于財產活動的信息公開。對財產活動的監管是對慈善組織監管的重中之重。2016年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關于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年度支出和管理費用的規定》,民政部還即將出臺《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個辦法的草案稿已經公開征求意見,將分別對慈善組織的活動支出和資產管理進行規范。

為了配合對慈善組織財產活動的管理,本《辦法》主要從重要性和關聯性兩個角度明確了慈善組織財產活動的信息公開要求。從重要性角度來說,強調了三個重大環節,即:重大資產變動,重大投資,重大交易及資金往來要向社會公開。有關“重大”財產活動的標準由慈善組織自我決策并向社會公開,讓組織自律和社會監督共同發揮作用。從關聯性角度來說,強調了慈善組織的發起人、主要捐贈人、管理人員、被投資方等重要關聯方,將慈善組織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捐贈、資助、共同投資、委托投資、資金往來納入公開范疇。全面公開關聯交易,既可以有效防止慈善組織的財產被侵吞、挪用、濫用,又沒有限制關聯方對慈善組織做貢獻,有利于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關于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的信息公開。依據《慈善法》,慈善組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后可以開展公開募捐。民政部已經出臺了《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這是與《慈善法》同步實施的,而公開募捐的信息公開在《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中又有了進一步的明確要求,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督,透明度也應當更高。

為此,本《辦法》從三個方面對具有公開募捐的慈善組織提出特別要求:一是要求公布在本組織領取報酬從高到低排序前五位人員的報酬金額,公布本組織出國(境)的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招待費用、差旅費用的標準,監督慈善組織是否按照《慈善法》的要求“遵循管理費用最必要原則,厲行節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二是要求公開募捐活動全過程對外公開,也就是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公開相應的內容,滿足社會監督的需要。三是要求慈善項目至少每三個月公布一次進展情況,項目結束后還要做全面公開。

答記者問

[新華網記者]慈善組織信息公開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如何公開?又有那些具體要求?

[李波]《慈善法》規定,民政部門應當在統一的信息平臺及時向社會公開慈善信息,并免費向慈善組織和慈善信托受托人提供慈善信息發布服務。為了落實《慈善法》的要求,2017年9月1日,民政部開通了全國慈善信息平臺,也就是“慈善中國”,可以供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所有的慈善組織免費使用。同時,我們也在積極的工作,積極的協調有些地方政府或者民政部門已經開發的具有公開慈善信息功能的一些政府平臺,與“慈善中國”聯通,形成數據的統一歸集。在這里我強調一點,慈善組織應當在統一的信息平臺,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的義務,也可以同時在其網站公開慈善信息。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慈善組織都通過互聯網來開展公開募捐,下一步通過網絡開展慈善募捐的信息公開應該如何來落實?

[李波]慈善組織通過在互聯網發布信息來開展公開募捐,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既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也引起極大關注。針對網絡慈善募捐的特殊性,《慈善法》第二十三條專門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也有相關的規定。民政部據此已經指定了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隨著網絡募捐的開展,有關違法行為需要明確法律責任,可以依據《慈善法》第九十九條第五項“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規定,追究慈善組織相應的法律責任。為此,本《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第二十三條與《慈善法》和《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進行了銜接。

[中國網記者]為什么要公開慈善組織的信息?由誰來把這些信息進行公開?

[李健]大家知道,《慈善法》一共是十二章、一百一十二條,其中第八章專門規定了信息公開,但是除了專章規定以外,《慈善法》里面其他各章差不多還有20個條款明確了信息公開的要求,也就是說慈善信息公開是全方位的,這就要求慈善組織要承擔相應的信息公開的義務。公開、透明是慈善事業最基本的要求,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慈善財產來源于社會公眾,具有社會公共財產的屬性,慈善捐贈、慈善活動又享受國家、社會給予的各種優惠便利,包括稅收優惠待遇等,因此就需要接受全社會監督。《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通過規范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行為,與《慈善法》的其他配套規章形成合力,保護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包括慈善組織在內的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眾的知情權,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慈善組織是慈善信息公開的主體之一。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民政部門也有公開慈善信息的職責。這個《辦法》,就是根據《慈善法》的授權,將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進一步細化。也就是說,慈善組織不僅要接受政府部門的行政監管,同時也要接受來自社會的監督以及司法監督、行業監督。

來源:民政部網站

編輯:吳雙

 
主辦單位:
青島市民政事務綜合服務中心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友谊县| 朝阳市| 东乡县| 洛浦县| 乐业县| 景洪市| 通河县| 北川| 无锡市| 饶阳县| 株洲市| 兴海县| 临夏县| 老河口市| 石林| 克山县| 和顺县| 怀来县| 丰台区| 晋中市| 错那县| 车致| 天等县| 淮阳县| 吉林省| 迁西县| 习水县| 潍坊市| 临猗县| 即墨市| 抚顺市| 苗栗市| 阳江市| 连山| 六枝特区| 安陆市| 松溪县| 措勤县| 宿州市| 若尔盖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