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專題 > 時政類 > 正文

青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里的“新農人”

2018-08-16 12:22 來源:青島日報
分享到:

家庭農場達6500家,農民合作社達1.2萬家,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里的“新農人”

在即墨農業高新區,技術人員正在指導農民利用新型技術種植蔬菜。張華 攝

改革開放40年,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青島的鄉村,歷經四十載脫胎換骨的變化,一派生機盎然之景象,處處煥發著春的氣息。

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激發農業發展內生動力,以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振興農業的鏗鏘之力,青島農業正在現代化的軌道上疾馳。

一組數字折射出青島農業現代化的生機勃勃:

截至目前,全市登記備案的家庭農場已達6500家,年銷售農產品11.3億元;工商登記農民合作社達到1.2萬家,注冊成員40.1萬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600多個,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577萬畝;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3168家,年加工農產品能力超過1300萬噸,產值達到1300億元以上。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全力解決“三農”問題,全面激活農村發展的內生力,在40年探索與創新的基礎之上,青島農業現代化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

新農人”漸成現代農業主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如今,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三權分置”已深入人心,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質和社會權益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觀念一變天地寬。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農民的市場融入度不斷提升,“找門路”“闖市場”成為鄉村奔小康的“熱詞”。其間,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脫穎而出——他們具備科技意識、管理意識、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市場意識、文化意識和創新意識,也被稱呼為“新農人”。

在青島,這批“新農人”不僅有華盛太陽能農莊、綠色硅谷等“巨無霸”農業項目,而且有赫赫家庭農場、康柏莊園、舊店果品專業合作社、中耕農業等從鄉村里“長”出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而這一切正是頂層設計和基層落地相輔相成的結果。

在“三農”工作中,我市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力量,將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的大事要事來抓,將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使其成為農業先進生產力的引領者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動者,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并實施市領導聯系企業、農業部門聯系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制度,定期調研指導,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就像是推動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觸發一連串的鄉村蛻變:

在青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崛起后,農業經營規模化、組織化水平大大提高。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和托管服務等形式進入農業,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有效銜接起來,構建起市場牽主體、主體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運行機制,破解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如何提高經濟效益”的問題,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截至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已達300萬畝,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65%,帶動農戶入社率達到68%,農業綜合托管率達到59.2%,我市農業規模化、組織化水平均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以上。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是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市農委主任由翠玉對此表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事關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事關農業現代化建設,事關農民持續增收,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任務。

“領頭雁”觸發“雁陣效應”

去年10月17日,市農委在萊西市怡禾家庭農場舉辦農牧結合循環農業模式推介會。

禾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志濤是萊西市現代農牧結合、生態循環農業的經營典范。他是怡禾家庭農場、亞東畜牧場負責人,并成立志濤農機專業合作社,飼養400多頭奶牛,經營1200畝農場……

“種養結合,構建起資源節約、廢物循環利用、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得以修復保護的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發展模式,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標準化生產水平、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市農委種植業管理處處長范峰進說,“這既是模式創新,也是典型示范。這些年,青島非常注重培育和扶持像王志濤這樣的‘領頭雁’。”

據了解,模式創新,就是既注重發揮好各類不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不同環節的獨特作用和優勢,又鼓勵不同主體間不斷創新經營模式,促進各類主體多業融合、抱團發展;典型示范,就是持續開展經營主體示范創建活動,建立優進劣出動態管理機制,對各級示范主體實行動態監測管理,深入開展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經營規模化、管理規范化“四化”創建活動,指導合作社健全規章制度、完善運行機制、強化財務管理。

為此,青島不斷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據統計,僅近三年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累計實施財政支農項目就有210多個、財政支持資金總額達1.6億元。

多年前,返鄉之初王志濤“孤雁”般的身影,早已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又一個王志濤們的回鄉旅途,以及由此形成的“雁陣效應”。

數字顯示,目前全市僅市級以上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示范社會化服務組織就達到了600多家,這些帶有示范意義的“領頭雁”成為全市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力量。

這些年,青島屢屢領跑全國第一方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居包括直轄市在內的全國城市排名第七位,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居副省級以上城市第二位,在全國率先步入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先后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國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市,被列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試點城市。

體制機制創新仍然“在路上”

作為沿海開放城市,青島的“三農”工作在40年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以“探路者”的身份沖鋒在前,農業生產方式加速轉變,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逐步構建,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迅猛發展。

“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增產轉向提質……這些已是當下農業發展的關鍵詞。”華盛太陽能農莊負責人說,一系列來自體制機制上的支持不斷優化農業的發展環境,并逐步為農民打通增收致富路。

舉例說,圍繞新型經營主體貸款難、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青島探索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歇,從體制機制入手,破除發展障礙。

率先探索“四權”抵押試點,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擔保融資工作的意見》,配套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性文件,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居民房屋所有權和林權等擔保融資。截至目前,全市“四權”抵押貸款累計達到16億元,平度市被列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

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互助試點,堅持社員制、封閉性原則,在不對外吸儲放貸、不支付固定回報前提下,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1家合作社開展內部信用合作試點,互助社員840人、互助資金總額1637萬元;54家合作社開展互助合作保險,支付保費101萬元。

建立健全政企校對接機制,先后成立青島農業、農機等科技創新聯盟,為農業企業和涉農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平臺,同時實行千村萬戶科技行活動,每年派出1000名農業科技人員聯系1000個新型經營主體、1000個農業村莊,實地幫助解決生產難題。

建立農村產權交易體系,為解決好新型經營主體產權流轉、土地流轉矛盾等問題,構建了覆蓋區市、鎮街、村莊三級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僅去年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經營糾紛803件,農村產權交易額累計達到22億元。

創新沒有止境,而且“山路十八彎,水路九連環”。

當下,鄉村振興戰略已吹響號角,機制體制的創新實踐仍然“在路上”。乘著東風再出發,青島將繼續創新體制機制,把準農業發展脈膊,激發鄉村內生活力,譜寫出農業現代化嶄新的篇章。(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張華)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施秉县| 锦州市| 防城港市| 泾阳县| 沙雅县| 察哈| 宜兴市| 鄂伦春自治旗| 河北省| 卓尼县| 天柱县| 通榆县| 麟游县| 克拉玛依市| 河北省| 麻城市| 集贤县| 尼玛县| 玉山县| 大同市| 原阳县| 滦南县| 嘉禾县| 故城县| 蒲江县| 松阳县| 分宜县| 江油市| 二连浩特市| 和顺县| 建宁县| 泾阳县| 道真| 罗山县| 班玛县| 嘉善县| 德格县| 太原市| 北宁市|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