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岛新闻网首页 通行证 新闻 社区 文娱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家居 健康 教育 美食 会计 打折 营销
青島新聞網 > 新聞專題>時政類> > 正文

張瑞敏:從砸冰箱到“砸組織” 他讓海爾勇立時代潮頭

來源:青島新聞網 作者:任俊峰 | 責任編輯: 2018-07-24 17:39:17

企業家是企業的核心力量和引路人,山東正處在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的關鍵期,企業家作用和企業家精神更顯得彌足珍貴。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聚力高質量發展”主題,本次報道將努力探尋優秀企業家艱苦創業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銳意改革敢為人先的創新理念、專注品質造福社會的價值追求和優秀企業家愛國守法務實誠信的優秀品格,為推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深入實施,聚力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和諧美麗現代化強省而添磚加瓦。

2018年3月7日,張瑞敏在哈佛商學院演講

帶領海爾創新創業33年,張瑞敏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海爾的代名詞。從33年前的一“錘”定音,砸毀76臺冰箱開啟創業之路,到現在的打破組織,塑造“人人都是CEO”的創業精神,張瑞敏始終站在改革的“風口浪尖”上,他用敢為人先的自我革命精神,率領海爾這座“巨艦”,一路乘風破浪,勇立時代潮頭。

“人的價值第一”是張瑞敏一直在堅守的創新理念。從提出“高質量的產品是高質量的人干出來的”到如今的“人人都是創客”,張瑞敏始終認為員工價值是企業第一位的,通過人單合一模式,海爾變成創業平臺,每個人都擁有創業機會,從成就企業家個人到成就一群企業家。如今的海爾,更像是一艘“航空母艦”,作為“創業”大海中的一個穩定的母體,為各種“創客”提供放飛夢想的機會。

近日,作為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掌門人,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時隔20年再次站上了哈佛講堂,受到了哈佛師生熱烈的歡迎。他帶領海爾實現了從產品創新到模式創新的全球引領,為中國企業乃至全球企業在新時代的轉型發展樹立了標桿,再創哈佛傳奇。 

1984年青島電冰箱總廠十三條管理規定

十三條“軍規”,打破老國營廠的沉寂

說到張瑞敏,還必須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說起。1984年,張瑞敏來到瀕臨倒閉青島電冰箱廠。那個時候廠里只有600人,在張瑞敏來之前,廠長已經走了三個。工廠負債累累好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工廠里臭氣熏天,只有一條爛泥路,每逢下雨天,“必須要用繩子把鞋綁起來,不然就被爛泥拖走了”。工人們上班打著瞌睡,想來就來、想走便走,曠工之嚴重,甚至到了“10點鐘時隨便在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的地步。

張瑞敏到任后,迎接他的是53張請調報告。為了整頓生產秩序,他推出了13條規章制度——青島電冰箱總廠勞動紀律管理規定。其中第十條規定“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很多今天的人看到這些規定都會覺得好笑,覺得不可思議。但當時恰恰是這些規定,讓廠里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規定貼出后,有一個人大搖大擺扛走了一箱原料,第二天張瑞敏就貼出布告開除此人。制度的有利執行,讓車間里隨地大小便的人沒有了,生產環境有了改善,抽煙喝酒的人沒有了,遲到早退的人也少了很多,工廠有了工作氣氛和干勁。 

1985年,砸冰箱!

76臺冰箱 換來誠信根基和企業靈魂

創業初期,海爾從德國利勃海爾引進了一條冰箱生產線,張瑞敏帶領團隊到德國利勃海爾參加培訓,當時培訓的企業共有三家,分別來自青島、杭州和武漢。另外兩家企業的人到了德國后,覺得技術學習很簡單,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十幾天的培訓,于是便到處游玩。張瑞敏和團隊的人,每天學習到凌晨一兩點,周六日也不休息,拉著德國的老師問問題,一定要把知識吃透。德國人看到后贊嘆,青島來的中國人和其他人不一樣。許多年后,當年去參加培訓兩家公司,一家已經消失了,一家則被海爾兼并了。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今天依然在海爾身上閃亮。

張瑞敏經常講,不管有多么好的設備,多么好的資產,都不可能增值,唯一可以增值的就是人。如果把人的素質提高了,企業就可以增值。

海爾從德國利勃海爾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所有的人都認為只要設備來了,生產肯定會很好,產品也會很好。1985年,張瑞敏收到一封用戶來信,信里說廠里電冰箱的質量有問題。張瑞敏立馬帶人檢查了倉庫,發現倉庫里400多臺冰箱竟然有76臺不合格。當時跟干部商量如何處置,有人說,冰箱只是外部劃傷,便宜點兒賣給工人。那時候,一塊錢能買十斤白菜,一斤多花生油,六兩豬肉。一臺冰箱兩千多元,是一個工人三年多的工資。就算這樣,冰箱依然供不應求,搶都搶不上,“紙糊的冰箱都有人買”。張瑞敏卻在全體員工大會上宣布,要把這76臺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而且要生產冰箱的人親自砸。

張瑞敏說:“過去大家沒有質量意識,所以出了這起質量事故。這是我的責任。這次我的工資全部扣掉,一分不拿。今后再出現質量問題就是你們的責任,誰出質量問題就扣誰的工資”。張瑞敏清楚,并不是把冰箱砸掉了質量馬上就好了,但通過這個事情更重要的是提高員工質量意識,傳遞一種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有缺陷的產品都不能出廠。

1988年12月,海爾獲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質量金牌,從此奠定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軍地位。 

1997年,在德國科隆博覽會上為德國經銷商授權

用戶至上 為用戶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是永恒追求

在2017年首屆“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的人單合一勛章頒獎典禮上,張瑞敏坦言,“如果有一天用戶為海爾頒獎,我希望他們在頒獎詞只說一句話,那就是:海爾!我離不開你!”這是海爾一脈相承的用戶思維,不管是過去單純的產品,還是如今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海爾所有的產品都是為了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

1996年,張瑞敏在四川成都開經銷商會的時候和售后人員座談。其中一個售后人員開會的時候提出有的用戶反饋洗衣機用的過程中容易堵。售后人員上門看了以后發現并不是洗衣機堵,是因為他用洗衣機洗地瓜,所以把排水口堵了。當時現場的人都在當玩笑聽,認為這并不是海爾產品的問題。

但張瑞敏提出,既然用戶用洗衣機來洗地瓜,就不要認為這是個玩笑,他有這個使用需求,他一個人洗地瓜,肯定一群人有這個需求,為什么不能開發一個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機呢?后來海爾就研發了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機。開發當年就賣了十幾萬臺,累計200多萬臺。2016年,海爾兼并美國GEA。在交割儀式上有幾百名高管和張瑞敏見面,當時有一個高管問張瑞敏,“你兼并我們了,打算怎么領導我們?”張瑞敏和在場的高管說:“你們應該把定位搞清楚,我是你的股東,但不是你的領導和上級,你的領導和我的領導是同一個人,就是用戶。”

海爾通過沙拉式文化融合,將海爾創業之初延續的用戶思維輸入到了GEA,并購后第一年,GEA達到過去十年最好的業績,收入增幅遠超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1998年,張瑞敏成為第一個登上哈佛講堂的中國企業家

以身作則 堅持“員工第一”

張瑞敏堅信“上下同欲者勝”,樹立了海爾“人的價值第一”“員工第一”的理念。

在海爾發展情況有所好轉,能夠為員工分發福利的時候,工人希望能有一個燒煤的煤氣。公司就拿一批冰箱換回來煤氣證,每一批換的不多。當時張瑞敏定了一條規定,打三班的先發,發完他們之后給換兩班的,換兩班的完了之后給常規班的,最后是管理人員,到最后是他自己。分房的時候,也是先給大家分,領導就算房子再緊張,也是先給工人。當時一個生產線上的老工人分完房之后,在院子掃院子。張瑞敏問他為什么要掃院子?他說從來沒想到普通工人也能夠分到房子,無以報答就天天早上掃院子。

正是張瑞敏以身作則,將員工價值放在首位,海爾形成了上下同欲的創新創業精神,成功實現了一次次的戰略轉型。

2016年6月6日,張瑞敏在GEA交割儀式上

“人人都是CEO” 農民創客成就夢想

張瑞敏認為,企業家精神也應該從熊比特的“創造新破壞的精神”變成德魯克“人人都是CEO”的精神,也就是要搭建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創業家的平臺。他首創人單合一模式,打破企業層級,員工變成了可以自主創新創業的創客,海爾變成了出創客的平臺。

正如張瑞敏為海爾董事局大廳一樓那棵菩提樹所提的“菩提薩埵”之意,張瑞敏希望在他之外,有萬萬千千的人因人單合一模式而成為具有自主創新創業精神的企業家,成就“獨木成林,大方無隅”的愿景。如今,海爾平臺上有200多個創業小微,他們在更多領域實踐海爾創業33年積淀的創新創業精神。通過人單合一模式跨行業、跨文化的復制,在更廣闊的范圍創造了更多的創業家。

王書平是山東聊城莘縣的一位農民,46歲的他和妻子承擔著養育2歲小孫女和雙方父母的重任,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之前家里主要靠不到5畝田的農作物收成和糧食補貼,根本無法滿足王書平一家的生活開支。近兩年,國家政策好,支持幫助農民脫貧,王書平一家也種起了大棚,收入慢慢有了增加。但兒子結婚、蓋新房欠下的債務,讓王書平無法安心享受天倫之樂。

2016年9月,王書平了解到海爾順逛平臺可以零元開店、無門檻創業,他注冊成為了海爾順逛微店主,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2016年10月1日,開“店”不到十天,王書平就賣出了他的第一單,獲得了300多元的價值分享,這讓王書平對自己的創業之路信心滿滿。在海爾順逛創業平臺上,王書平不僅獲得了有形的資源,更獲得了創業精神上的支持。海爾中國區濟南小微的順逛接口人也數次找他談心,給他培訓如何運營和發展社群。現在王書平也建立了自己的“社群”,單他經營的一個400多人的社群,每月就可以為他增收3000多元,這占了他月收入的一半。而現在他也正在迎接新的挑戰,擴大他的社群,爭取獲得更多的超利分享。

在海爾,王書平還有很多的同行者,比如順逛上創業的80萬微店主,比如日日順健康水站的農村小順管家,再比如日日順樂家的小管家,車小微的司機,越來越多的好像扯不上關系的人都走上了在海爾的創業之路,在海爾搭建起的共創共享平臺上創造自己的價值。 

2018年3月7日,張瑞敏在哈佛商學院演講

從上世紀80年代一錘砸出了企業的靈魂,到打破組織,變身創業平臺的轉型,張瑞敏憑借對時代的超前洞察力和自我變革的勇氣,始終在下“先手棋”,在他看來“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即使是現在,海爾轉型已經取得了扎實的業績:2017年全球營業額超過2400億元,白色家電全球市場份額連續九年排名首位,但在張瑞敏心里,自我否定,自我革命依然是企業發展的主基調。“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不是規模有多大,而是能不能在不同的時代都踏準時代的節拍。”張瑞敏說。(記者 任俊峰)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免责声明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太白县| 云南省| 桦川县| 威海市| 大宁县| 潮州市| 洛阳市| 富阳市| 天镇县| 深水埗区| 社会| 容城县| 南投县| 民乐县| 田阳县| 百色市| 通州市| 迁安市| 花莲市| 南丹县| 武邑县| 织金县| 鹰潭市| 高邑县| 平远县| 集贤县| 泸水县| 万年县| 积石山| 平江县| 锡林郭勒盟| 蓬安县| 万盛区| 永春县| 二连浩特市| 霍州市| 柯坪县| 沙坪坝区| 浙江省|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