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7月18日訊(記者 張力偉)中華文壇上最長、涵蓋內容最多的史詩,《中華史詩》的作者華文鋒將于21日下午2點半,在青島新華書店書城一樓城市課堂舉行講座。
據悉,《中華史詩》包括《中華國歌》、《中國人歌》、《華夏神歌》三部長篇史詩。作者華文峰歷時六年多,綜合宗教、神學、神話,包羅時間、空間,涵蓋歷史、文化。結構、內容、篇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篇幅之長、涵納如此廣博的知識,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第一部。它展現了頌揚中華古老文明的強烈愿望以及對中華古老文化的自信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中華史詩》自發表出版以來,有關專家評論家專家們已進行多次研討,給予高度評價。著名詩歌評論家張同吾先生評論《中華史詩》,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詩意薈萃,一次奇異的文化之旅和虔敬的心靈朝圣,它建構了一座宏大的藝術長廊,帶著我們在博大的空間里尋覓,在悠遠的時間里徜徉。華文峰集史家眼光和詩人情思于一體,既有熱烈的贊美之情,又有理性的批判意識,賦予《中華史詩》以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情懷相結合的特征,由思考人類社會及其歷史命運,表達了對創造美好社會的深切祈望。
在談及創作《中華史詩》的緣由,華文峰表示,自己一直有一個寫作雄心,有一個寫作夢想:以整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發展史、整個國家和民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及整個國家和民族在歷史上所創造的宗教、神學、神話綜合寫成一部巨著史詩,寫出涵蓋所有的時間、空間;涵蓋所有的歷史、文化,包羅萬象,窮盡一切的百科全書式的并在一部詩作里把漢語寫詩的十三韻全部使用上的詩作。華文峰說,之所以說這也許是一種夢想,因為這需要大量知識的積累,需要認識分析判斷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精湛的語言文字水平和寫詩的熟練技法。經過多年來致力于此的努力,中華史詩終于完成。
相關鏈接:
華文峰,筆名華聲,男,山東微山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文化學會藝委會主席、中國民族文化研究會詩書畫藝術委員會終身名譽主席、青島市詩詞學會會長、青島科技大學、菏澤學院客座教授,2010年被評為感動中國文化人物。長期堅持政治、經濟、文學等專業學習研究和寫作,發表過散文、報告文學、電影文學劇本、長短篇小說,同時以詩為主,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作家》、《詩刊》、《人民政協報》、《中國文學》、《聯合日報》、《青島日報》、《青島文學》等全國及地方報刊發表大量詩作包括長詩《年歌》、《黃土地脈》、《高原》、《天道八問》等,出版詩集《人生旅途》、《夢之歌》、《古道》、《人生之歌》;出版了中國詩壇最長、涵納知識內容最廣、最為恢宏浩瀚雄奇壯麗的《中華史詩》(包括《中華國頌》、《中國人歌》、《華夏神曲》三部共五萬三千余行),在詩歌創作上開創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