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氏海諾集團。
青島新聞網7月16日訊(記者 劉倩倩 通訊員 黃秋梅 周紹華)“對于企業而言,必須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而人才支撐是重中之重——最好的辦法就是與人才共建共治共享。”近日,記者跟隨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青島市工商局、萊西市市場監管局走進青島海氏海諾集團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業在助力新舊動能轉換中的創新做法。談起公司的“人才引進模式”,董事長麻兆暉很自豪。
據了解,青島海氏海諾集團坐落于青島萊西姜山外商工業園,是一家集醫用創口貼、醫用敷貼、消毒洗滌用品、母嬰用品、護理用品、艾灸產品和創傷應急產品等民用產品以及生物活性透明質酸(B-HA)、促干細胞生長因子、石墨烯制品等高精尖產品的科研開發、生產、市場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廠區占地500余畝,裝配現代化廠房、車間及物流倉儲設施,建有符合GMP標準的十萬級、三十萬級凈化車間、萬級實驗室。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及高精尖檢測儀器,2018年起全新生產設備投入使用,并配有國外進口的視覺系統,用機器代替人眼來做測量和判斷,自動剔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青島海氏海諾集團廠區
創新:小創可貼闖出“大品牌”
麻兆暉回憶,2000年,他揣著七萬元錢,成立了青島海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正式涉足醫用敷料生產時,在國內醫用敷料行業“大品牌”、“洋品牌”盛行的情況下,在夾縫中尋找“商機”成為麻兆暉認真思考的問題。
通過細致的市場調查,麻兆暉發現市場上的創可貼沒有適合家庭用的小包裝。于是,在最初公司沒有能力引進生產設備的情況下,他們購買散片創可貼,按消費者需求進行包裝,然后進行批發零售。同時,針對傳統創可貼在創傷面直接敷上創可貼、易引發傷口感染的現狀,公司創新推出消毒棉棒加創可貼的組合,實現消毒、護創同步完成。麻兆暉介紹,集團2008年簽約美國華納TOM&JERRY形象,成為海諾新代言。“我們生產的貓和老鼠系列產品,市場上很受歡迎。”此后的2015年,又簽約美國華納超人形象,超人形象作為HYNAUT升級品牌的主要設計元素,其磅礴大氣的設計語言,也引得多家醫藥公司爭先簽訂銷售合同。
由于找到了市場空白點,產品供不應求。目前,海氏海諾創可貼產品直接輻射近27萬家藥店,在全國百強連鎖藥店海氏海諾創可貼產品的進入率達到95%,并進入國內部分區域的沃爾瑪、家樂福、銀座等多個大型商場及數萬家便利店。2016年以來,海氏海諾的卡通創可貼、防水創口貼、輸液貼、無菌敷貼等產品銷量位居全國第一。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時至今日已牢牢占據我國創口貼市場的重要位置,僅2016年的銷量就達到了30億片。創口貼全國銷量前三,2018年啟用新設備后,創口貼生產線的產能將提高到1200片/分鐘/臺。海氏海諾獲得“青島市著名商標”、“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國醫用敷料行業杰出品牌”。麻兆暉本人也被中國醫用敷料行業協會授予"行業創新人物獎"。
青島海氏海諾集團廠區。
引才:多措并舉留住人才
“自2010年來,我們簽約高端人才33人,其中千人計劃專家4人、博士9人。”談起引進的人才,麻兆暉如數家珍。
參觀中,記者了解到,海氏海諾現已搭建完善的研究和檢測實驗室,一直與國內外眾多知名公司保持廣泛的合作和業務往來,并與高校和科研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同時,定期安排科研人員進修,聘請專家教授擔任技術顧問,醫療器械方面的研究獲近百項專利,技術領先國內同行;集團公司產值也由2010年的2000萬元猛增到2017年的7億多元。
麻兆暉將自己的人才引進戰略歸納成以下四種模式:
模式一、針對有成型產品需要導入市場,但科技含量低的:海諾出資+聯合優質項目人才。注冊公司,風險共擔,投入生產,投放市場檢驗,決定是否擴大規模。
模式二、針對前沿并有應用前景的專利:海諾購買專利+社會資本+科研或管理人員入股。注冊公司,風險共擔。
模式三、針對實驗室有初步成果但有應用前景的項目:海諾出資+科研人才技術入股+社會資本。注冊公司,科研人才技術入股占到10%至30%的股份,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占股比例高于30%,科研人才不承擔經濟風險。
模式四、海諾出資+科研院所項目,加強基礎科學合作研發:注冊公司,科研院所力所能及地出人出物,不承擔經濟風險,第一位追求的是科研價值和社會效益,不追求馬上見效的經濟效益,這也是實現麻兆輝產業回報社會和國家的形式之一。坐落在萊西的大自然農場,是海氏海諾與內蒙古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共同建立的科研基地,為克隆羊和馬的胚胎移植技術研究提供支持。
青島海氏海諾集團介紹新產品。
科研:催生百余種新產品
人才引進,更是催生了新產品的層出不窮。目前,海氏海諾研發的百余個新產品中,生物活性透明質酸、抗炎飲食——酵素酶膳食、促干細胞生長因子、石墨烯安全套等6個尖端技術產品屬國內首創或國際領先,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給糖尿病、鼻炎、皮膚病等頑癥患者帶來徹底治愈的希望。
“2017年起,我們開啟軍民融合道路,與軍隊最頂尖的科研團隊合作。”麻兆輝介紹,該團隊集聚了分子生物學、遺傳學、材料學、基因工程學、和電子計算機化工等方向的最優秀的人才,擔負著國家重大專項的科研任務,曾獲得過國家抗“非典”先進團隊集體“一等功”“創新群體獎”和國家發明“二等獎”,多次“軍隊科技一等獎”等多項獎,目前團隊已成功研發了包括干擾素、肉毒素疫苗、炭疽疫苗以及埃博拉疫苗等在內的8類生物藥。
通過軍民融合,該團隊與海氏海諾將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的生物制劑“促干細胞生長因子”成功轉化為皮膚修復類產品,給這樣當初對抗“生化及核武器”的國家儲備藥品賦予了新的使命。專家介紹,該產品核心成分最初從血小板中發現,是調控皮膚細胞生長、更新和代謝等生命活動最為重要的生長因子,對皮膚具有卓越的修復功效,并且在促進皮下毛細血管的生長,膠原蛋白的合成,細胞修復與再生方面效果顯著,有無與倫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7年12月中旬,廣州一位市民的女兒眼部受傷,傷口很深而且長度超過3cm。當天醫生要求縫針,縫針意味著就要留下疤痕,女孩子難以接受,家長也十分痛心。后來家長通過朋友的微信看到海氏海諾的這款創傷修復產品,專門到產品銷售中心把產品拿回家使用,僅用了6天傷口就完全恢復,且沒有留下疤痕。據悉,該產品上市3個月就銷售200萬元,2018年在韓國等國際美容市場打開了銷路,今年已簽訂2000多萬元銷售訂單。
“抓住轉型升級,推動新機動轉換的機遇,通過‘科技、人才、資本’融合,實現社會資源共享發展,早日把海氏海諾集團建成國際化知名企業,這既是海氏海諾發展壯大的目標,也是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董事長麻兆暉接受青島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未來五年之內,公司能成功掛牌上市,朝著更加市場化、規范化方向發展,依靠優質的產品,贏得國際國內更多消費者的信賴。
青島海氏海諾集團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