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 7月6日訊 為進一步加強《慈善法》宣傳,推動法律貫徹落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使廣大社會組織、慈善組織能深入了解國家對社會組織、慈善組織的相關政策規定。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北京新民社會組織能力建設促進中心共同編輯了《社會組織、慈善組織政策法規匯編(2018版)》,并聯合“中國社會組織動態”政務微信進行免費派送。本匯編包含法律、行政法規、中央文件、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四個部分,匯集了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志愿服務條例》等在內的46部政策法規文件。
凡在國家民政部門正式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均可免費申領一本(如有特殊需求可發送郵件聯系),僅余1500冊,申領從速。書冊以郵寄方式寄出!
中國慈善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實施。2017年9月4日,民政部建設的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正式開通,為慈善組織、慈善項目提供信息公開服務,為公眾提供權威便捷查詢驗證渠道。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登記認定3165家慈善組織,755家組織獲得公開募捐資格。
《慈善法》實施后,有關部門出臺了15部與《慈善法》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內容涵蓋慈善組織登記認定、慈善募捐、慈善信托備案、慈善活動支出和管理費用以及監督管理多個方面。與此同時,民政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就社會組織三大條例和《志愿服務條例》修改稿草案征求意見,法規修訂與制定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2017年3月通過的《民法總則》和修訂的《企業所得稅法》也將對于慈善組織產生重要影響。
慈善的意義
《慈善法》是一部對公益慈善領域具有深遠意義的立法。與之息息相關的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如何準確理解和運用這部大法,不僅關乎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拓寬發展空間,更關乎人心向善、人人行善的社會氛圍和公益慈善事業的整體健康持續發展。
社會組織
社會組織分為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和基金會三種類型,均為非營利法人。根據中國社會組織網“全國社會組織信息查詢”平臺初步統計:
目前全國性社會組織總數2310家,其中社會團體1933家,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105家,基金會207家,國際性社團37家,外國商會19家,涉外基金會9家。
地方各類社會組織總量約78.7萬家,其中社會團體36萬家,社會服務機構41.3萬家,基金會629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