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專題 > 綜合類 > 正文

從2010年至今青島已有526例器官捐獻 市民的奉獻意識不斷提升

2018-07-02 12:56 來源:青島早報
分享到:

今年4月,河北姑娘泉欣在青大附院接受移植了青島一名捐獻者捐獻的腎臟,獲得重生。

小九月捐獻器官的事跡感動了大家,記者昨天從青島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根據反饋信息,九月的肝臟、兩只腎臟和一對眼角膜目前均已成功移植到匹配的患者體內,實現了她在這個世界上生命的延續。信息顯示,九月的肝臟用在了一名和她年齡相仿的小朋友身上。九月的器官捐獻在青島并不是個例,從2010年青島市成為全國首批器官捐獻試點城市并開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到昨天已有526例器官捐獻,捐出大器官1600多個。從青島捐獻的大數據看,青島市民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升。

數據

青島已捐大器官1600多個

2010年初,青島市成為全國首批器官捐獻試點城市并開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8年來,在青島市紅十字會積極組織、推動下,經過青大附院、解放軍401醫院等獲得移植資質的醫療單位共同努力,特別是在青島市民文明觀念提升基礎上,青島市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發展快速,科學公正、符合倫理的公民逝世后無償捐獻體系初步建立并穩健發展。

根據統計,到昨天,青島市已實現器官捐獻526例,這526名捐獻者共捐出了肝臟、腎臟、肺臟、心臟等大器官1600多個,全部經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用到最合適的患者身上。另外,青島到目前已經實現782例遺體捐獻和869對眼角膜捐獻。

“僅從青島的器官捐獻數量的變化,就能看出青島市民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升。”市紅十字會負責器官捐獻的張少芹處長介紹,2011年,河南姑娘俞揚在即墨因腦外傷被判定腦死亡,她成為我市首例器官捐獻者,此后到2013年,總共僅實現7例器官捐獻,從2014年開始,器官捐獻的數量開始快速增長,2014年實現24例,2015年實現68例,2016年實現157例,2017年實現193例,2018年到目前已經實現76例。

遺體和眼角膜的捐獻,近幾年每年也在增長中,這些增長看出了市民對捐獻的認識提高,在生命的最后,以某種形式延續自己生命,同時挽救他人生命。

特點

腦出血腦外傷占八成以上

“在器官捐獻者死亡原因中,腦出血和腦外傷占了八成以上,其中腦外傷多是因車禍或其他意外造成的腦死亡,腦出血多數是高血壓所致腦血管破裂。”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根據所有捐獻數據分析,從年齡上看,腦出血多發生在40歲至60歲之間,而腦外傷的年齡各年齡段都有。

近年來的捐獻呈現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文化層次較高的老年人和年輕人兩個群體更容易接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特點一方面是文化層次較高的老年人貢獻的覺悟高,想到了自己去世后“化作一把灰”還不如多給國家、社會、他人作一些貢獻,而年輕人則是思想較開放,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小九月的媽媽就屬于90后一代,對器官捐獻有較高的認知,知道這是對社會和他人有幫助的好事,所以能很堅定做出這個決定。”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近兩年,也有很多年輕人主動來紅十字會,填寫了《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表示自己愿意在身后捐獻。

“今年的76例捐獻中,就有15名捐獻者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輕人,這些人絕大多數是因為車禍等外傷造成了腦死亡。”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捐獻者出現腦死亡的情況后,一般其伴侶或父母都能主體提出捐獻,或接受器官協調員的建議,最終實現捐獻。

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對捐獻器官分配的原則遵循就近和救急的原則,也就是先在捐獻地尋找合適配型的危急患者使用,如果沒有配型合適的患者,將調配到其他地區使用,青島就有多個大器官因配型等原因被緊急調配到了周邊省市。

現象

市民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我市2010年開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隨后,青大附院和解放軍401醫院獲得了人體器官捐獻試點移植醫院資質,前幾年進展緩慢,但近幾年數量迅速提高。“關鍵是市民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島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城市,多數市民對公益有著較高的熱情,更多人了解到捐獻知識,摒棄了傳統觀念。”張少芹告訴記者,我國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大,對于器官捐獻,開始階段多數人不能接受,隨著宣傳力度增加以及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器官捐獻這種為他人奉獻的事情。

“從我們的工作中就能察覺到變化,我接觸前幾例器官捐獻的時候,常常遭到冷眼看待。”張少芹說,甚至他們到患者所在醫院辦理捐獻協議時,還被醫院工作人員堵在門外。但這種情況隨著大家對捐獻認識的提高,已經很少發生了。張少芹印象最深的是第2例捐獻者,當時捐獻者陳先生已被判定為腦死亡,陳先生的兒子希望將父親器官捐獻出來,但陳先生的幾名兄弟不能接受,最后陳先生的兒子給叔叔大爺們做了一下午工作才勉強同意。

數量增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市紅十字會在全市各醫院建立了器官捐獻信息員隊伍,一般由醫院護士或其他工作人員兼任,他們一旦發現合適捐獻的病例,就報給市紅十字會,這樣器官捐獻協調員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工作,協調捐獻的成功率就高了。

鏈接

器官移植需求量大

雖然器官捐獻者增多,但器官移植的需求量更大。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每年約有150萬名器官衰竭患者,其中有30萬人適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療,但每年僅有約1萬人能得到器官移植救治。“有太多肝病患者需要移植治療,但缺少供體是最大的問題。”解放軍401醫院肝膽外科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醫院常年有數百名肝硬化、肝炎等導致器官衰竭的患者,個別幸運的患者遇到合適配型的捐獻者,經過移植治療恢復健康,也有患者在等待移植的過程中去世。

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腎移植科負責人曾告訴記者,他們科也是常年有上百名危重的腎衰竭患者等待移植,但缺少來源。目前腎臟移植供體的來源主要是捐獻者捐獻的腎臟,其次是近親屬活體捐獻。“最好的方式是捐獻者捐獻的器官,我不太贊同近親屬之間的活體移植。”該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活體器官移植有弊端,需要犧牲供體的部分健康,除非是病人因病情急需移植,并且供體和患者之間配型合適度很高,才會進行移植手術。

器官捐獻可網上登記

“器官捐獻不同于其他捐獻,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流程。”張少芹介紹,首要條件就是捐獻者被判定為腦死亡,才能進行后面的工作。捐獻應由本人生前提出或近親屬代為提出,紅十字會將組織醫學專家對捐獻者的狀況進行評估,適合捐獻將和家屬簽捐獻同意書,隨后等待捐獻者停止自主呼吸后手術取出器官,然后恢復遺容。捐獻的器官經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用到最合適的患者身上。

“在國外,很多人在考取駕駛證的時候就簽下了器官捐獻同意書,表示萬一出現意外,將捐獻自己的器官。”張少芹告訴記者,國內的情況也在慢慢進步,國家紅十字總會也建立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想成為捐獻志愿者,可自愿到網上登記。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公布的數字,截至今年6月10日,在該網站已有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470744人,實現捐獻17793例,捐獻器官50318個。

青島市紅十字會目前也在建設一個綜合性的器官捐獻信息資料庫,目前已經接近尾聲,以后市民也可以通過這個網站,在網上登記完整信息,成為捐獻志愿者。目前,市民希望成為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也可到各區市紅十字會登記,或撥打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80790667咨詢。

本版撰稿攝影記者 孫啟孟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虎林市| 南城县| 阿城市| 康平县| 富宁县| 鄂州市| 友谊县| 陇西县| 曲阜市| 安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阿城市| 扎赉特旗| 衡阳市| 郧西县| 江华| 双流县| 博罗县| 玉门市| 新源县| 宁安市| 横山县| 英德市| 宁国市| 二连浩特市| 九江县| 甘南县| 资中县| 珠海市| 辉南县| 建水县| 安新县| 牟定县| 和顺县| 吴旗县| 濉溪县| 晋中市| 云梦县| 仪陇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