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4月21日訊(記者 溫婉)今年3月17日,位于甌海瞿溪會昌路上的瞿溪真皮大世界,正式開業。這個投資15.7億元,占地123畝的項目,被視為助推瞿溪“一張皮”經濟轉型的新引擎。4月21日,全國媒體聚焦甌海改革發展大型采訪活動采訪團一行走進瞿溪真皮大世界,看它如何轉型升級。
都說“全球鞋革看中國,中國鞋革看溫州”,溫州作為“中國鞋都”、“中國合成革之都”,擁有著龐大的產業集群優勢,以及遍布全球的溫州皮革鞋材從業人群,是中國著名的鞋革產業鏈集散貿易中心,也是世界鞋革類采購加工中心。
而溫州瞿溪,則有著中國“真皮第一鎮”和“全球生牛皮交易基地”之稱,這里的牛皮交易市場,曾經日均交易牛皮10000多張,年成交額達20億元,成為溫州皮革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縮影和代表。
然而,受困于環境治理、模式局限等問題,這個馳譽中外的“真皮第一鎮”,也一度陷入發展陣痛期。
落后則思變。甌海區首先在修復舊動能上下功夫,重拳整治環境污染問題。2003年前后,對傳統制革產業進行整治依法取締瞿溪制革重污染企業300余家,關停及重組沿河制革污染企業120余家,拆除違章廠房共52000余平方米,100余家大型制革企業陸續搬遷至外地生產。拆除25年歷史的浙江皮革市場,徹底告別了生牛皮加工環境污染及低端生產老路,對傳統舊動能完成了修復縫合。
與此同時,為了擺脫傳統生皮低端產業鏈和皮革市場“低小散”格局,甌海當地決心打造一個新平臺,整合在外溫商的皮革貿易資源,推動真皮產業集聚升級,催生瞿溪商業新生態系統。瞿溪坐擁傳統皮革產業基礎,同時又有豐富的皮業資源,因此打造甌海皮藝古鎮的規劃,也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應運而生。
三年前,在溫州市政府溫商回歸的號召下,徐三豹等溫商帶著一群真皮貿易商重新回到了家鄉瞿溪的懷抱,并投資眾籌建設了真皮大世界項目。同時,在區政府的支持下,如今甌海瞿溪皮藝古鎮的規劃也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3.5平方公里的規劃總面積、81.2億元的總投資,將全面助力真皮大世界開啟中國皮業換代升級、蛻變重生的新時代。
據介紹,真皮大世界正式開業后,預計交易額可達百億元以上,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鞋面皮革交易市場。截至目前,該項目總部經濟商務樓招商率已達100%,1437間商鋪招商率達99%,吸引了一大批在外溫商和世界500強企業巴西JBS這樣的“金鳳凰”入駐發展。市場開業3年后年交易額將突破500億元,年創稅10億元以上。
“‘硬件’設施不斷推進,‘軟件’環境同時跟上。”瞿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街道將加大政策托底,貿易商在完成商鋪產權登記后進行企業注冊,實現溫商異地經營、本地開票,助力培育稅源經濟;另一方面,將同步制定出臺《甌海區加快市場(商場)提升發展意見(試行)》,為該市場提供稅收優惠、資金獎勵、金融服務、人才培育等政策扶持,解決市場就業人員子女教育,全力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