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舉行的2018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2018AWE)吸引了各界高度關注。人機交互、人工智能、智慧家居、自動駕駛成為2018AWE上最大的亮點。
本屆AWE規模擴大至10個展館,展示面積接近13萬平方米,吸引了超過800家國內外知名家電、消費電子以及跨行業企業參加。其中家電企業透露出行業的新方向。在與軟銀聯手進入服務機器人產業后,家電巨頭海爾再對外透露將牽手百度,加速開拓人工智能、智慧家庭市場。與此同時,另一家電企業美的集團也宣稱,其對此前收購的德國最大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已整合完畢,進入工業互聯網。長虹、TCL等眾多家電企業都宣布自己的智慧家庭已落地。
巨頭聯盟 智慧家庭真正落地
近日,海爾宣布正式與百度展開合作,加快智慧家庭普及,并推出全場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
對于為何選擇百度,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執行總裁梁海山表示,“百度有強大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他認為,智慧家庭中衍生的智慧服務生態,將帶來很多資源和新的商業模式,而海爾和百度合作將在資源上進行共享。
與百度合作后,海爾將進一步擴大線下體驗店規模。實際上,去年,海爾已在順逛微商平臺上,建設了智慧家庭的線上體驗中心。海爾集團副總裁李華剛透露:“今年海爾將建設十個體驗中心,并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在智慧家庭體驗店的布局上,海爾中國區智慧家庭總經理劉飛透露,海爾去年已建設了1800多家線下智慧家庭體驗店,銷售智能家電產品超1800萬臺。2018年海爾智慧家庭在線下將新建8500家門店。
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智慧家庭是大的落地場景。雙方將共同推動百度云天工和海爾U+等在技術和產品上深度合作。
業內人士表示,海爾與百度是家電巨頭和互聯網企業的又一次試水,雙方有意通過此次合作探索智慧家庭新商業模式,不過目前系統平臺要徹底放開還需雙方平衡好各方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爾和美的,長虹也宣布其智慧家庭落地。數據顯示,2017年長虹80%以上的人工智能彩電由蘇寧渠道售出,雙方還簽訂了3年150億元的戰略合作大單,蘇寧將全渠道全資源投入。家電廠商和零售商及互聯網巨頭聯盟已成為常態。
近幾年來,由于家電市場的飽和導致家電銷售逐年遞減。為此,家電企業渴望通過創新和轉型以突破當前的窘境,各家電企業紛紛瞄準了智能家庭業務。但由于各平臺之間互不開放,致使智能家庭業務未能得到普及,嚴重制約了智慧家庭業務市場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迎來了大發展時期,圍繞人工智能的智慧家庭產品不斷涌現。各家電巨頭推出的智慧家庭業務應用解決方案,標志著這一概念徹底落地。
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
黑科技實現商業化
在海爾宣布與百度結盟的同時,美的也對外表示,目前其對庫卡的整合也已完成,正式入局工業互聯網,并提出“人機新世代”的發展戰略。據了解,在AWE2018上,美的將展示旗下的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等四大板塊。這也是美的首次將機器人等產業進行全面展示。
美的機器人公司總經理歐拉夫·格雷斯表示,預計中國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100萬臺。其中,中國國內廠家市場占比將會高達50%。“我們將融合利用工業4.0、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人機交互新時代快速來到。”
而另一白電巨頭格力也宣布未來將重點發力中央空調、智能制造,其推出的變頻變容技術,使其產品實現了相較日系一線品牌產品用電省一半的節能效果。在黑電領域,創維、索尼、飛利浦、長虹、康佳、LG等消費電子產品在2018AWE上展示其OLED電視新品,推動彩電行業的高端化轉型步伐。
自動駕駛也成為2018AWE的亮點,在現場,人們可以通過VR頭盔、手套感應器等設備,感受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此外,會展中各企業的無人結算、無人貨柜、智慧物流等技術產品的展示,也顯示了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與新零售相結合的發展趨勢。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科技巨頭的加入將強勢驅動硬件產品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
單品家電時代一去不復返
近幾年來,由于家電單品市場飽和、家電同質化嚴重,家電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以海爾和美的為代表的家電巨頭紛紛尋求突破之路,以完成自身轉型。而智慧家庭成為他們破局的方向。
同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早已渴望實現家電的整套智慧方案,然而,消費者普遍面臨一個問題: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的單品很難拼湊成一個智慧家庭方案,且品牌眾多、服務不統一、接口不統一,導致各個產品之間無法互聯互通。
此次,各家電企業全場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推動各自的戰略落地和產業轉型,是加快了對智慧家庭入口的搶占的表現,而這也或將推動家電整套智慧方案快速落地和普及。
梁振鵬表示:“家電企業目前已擺脫從前的單品家電時代,邁入成套互聯時代。未來家電企業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將更為頻繁,雙方在搶占入口上各取所需,共同搶占智慧家庭的‘蛋糕’。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定制化的智慧成套家電將成為家電企業的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