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記者9月13日從山東省教育廳網站了解到,為著力解決“鄉村弱”和“城鎮擠”問題、加快縮小縣域內城鄉教育差距,省政府就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公布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九項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加強城鄉居住區配套學校建設、建立大班額防控長效機制、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健全農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統籌縣域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市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善隨遷子女就學政策、加強留守兒童關愛。
其中在經費方面,意見明確,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并逐步提高。自2017年起,對農村超過100人不足200人的規模較小的學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經費;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范圍由在校寄宿生的15%擴大到30%。
在學校建設方面,意見要求,調整完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做好與新型城鎮化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保障學校建設用地,實行教育用地聯審聯批制度。加快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保留必要的教學點。
意見提出,確保到2017年年底前全面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各級要依托中小學學籍管理平臺,建立班額定期監測、通報制度。統籌考慮城鎮化進程、人口流動、戶籍管理和計生政策變化等因素,制定完善2018—2020年大班額防控規劃,構建起大班額防控長效機制,確保不出現新的大班額問題。
在師資方面,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統籌城鄉教師資源配置。根據農村中小學教師需求,逐步建立義務教育學段教師農村學校服務期制度,使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化。盤活事業編制存量,用好臨時周轉編制專戶,完善教師招聘機制,統籌調配編內教師資源,著力解決鄉村教師結構性缺員和城鎮師資不足問題。
在待遇方面,健全工資管理長效聯動機制,確保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全面落實農村教師津貼補貼制度。在核定績效總量時,向農村學校適當傾斜。落實提高班主任津貼標準、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通補助、短缺學科教師走教補助政策,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健全完善鄉村學校特級教師崗位津貼補貼。加大對農村教師教育培訓的傾斜力度。將農村教師周轉宿舍納入當地保障性住房建設范圍,支持農村教師使用公積金貸款、低息貸款在城區購買住房。
記者了解到,我市相關實施意見正在制定當中。
(記者王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