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青島] 城陽區民聲服務平臺 實現對市民訴求受理、轉辦等精細化自動管理
青島市城陽區民聲服務辦公室在本次2017智慧青島典型案例評選活動中申報了“青島市旅游公共服務系統”案例。據了解,青島市城陽區民聲服務平臺是接處包括公開電話、網上信箱、網絡輿情和政民互動等4大類20條市民訴求渠道的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領先技術,采用Java或.NET語言進行了全新開發,適用于金宏網和互聯網環境,可以有效實現對社情民意數據信息分析和共享利用。突出民聲服務大數據分析功能,創新加入了特定組織和行業管理的業務功能,整個平臺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同行業的前列。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平臺有幾大亮點
青島市城陽區民聲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技術,通過運用大數據采集、處理、存儲管理、分析挖掘以及可視化展現應用等技術,遵循了標準化和信息化的有機融合的思路,可以有效實現對社情民意數據信息分析和共享利用。
該平臺重點突出了民聲服務大數據分析功能(即“ISD”:標準化+信息化+數據分析),創新加入了特定組織和行業管理的業務功能,整個平臺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同行業的前列。
① 平臺采用智能集成設計理念,實現了對市民訴求受理、轉辦、督辦、辦結、考核、分析、歸檔等精細化自動管理。
② 設精準便捷的政策咨詢數據庫。新平臺建成了百萬量級的社情民意數據庫,對市民訴求按性質分為九類五級176個子項,實現了對政府職能的全覆蓋和市民訴求的精細化管理。同時,創新研發了便民政策咨詢庫,對咨詢性問題由前臺話務員直接查詢解答,實現了咨詢類問題的“一站式”辦理,極大提高了便民服務效率。
③配置了強大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新平臺配套建立了搜索引擎,可以實現市民訴求事項的快速查詢、統計分析。依托云數據分析系統,可以實時抓取市民訴求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并可對熱點訴求進行自動預警。
④實現公眾訴求數據信息分析和應用。建立了14個數據分析模塊和12個統計報表模塊 ,可以實現市民訴求信息實時分析、規律研判、分類處置,及時形成民聲專報,為政府決策和部門履職提供數據支撐。
⑤結合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優化升級區民聲服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平臺,全面提升微觀數據的精準化分析能力,便于職能部門提前研判發展態勢,超前做好輿情處置;同時,在與智慧城市平臺銜接方面,在技術支持、端口預留、線路互通等方面做好規劃,為智慧城市建設打好基礎。
⑥實現平臺建設與管理的標準化。將民聲服務所有工作標準體系固化到城陽區民聲服務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平臺,使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的履行過程和結果均可實現信息化管理與標準化控制。該平臺通過運用大數據采集與處理、存儲與管理、分析挖掘、大數據可視化展現與應用等技術,具備科學先進、運行平穩、便捷高效、功能完善、界面美觀的特點,實現社情民意數據信息的的數據分析與應用,實現了全區民聲服務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高效化”管理,為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提高行政運行效率。
青島市城陽區民聲服務辦公室成立于2013年5月,是接處包括公開電話、網上信箱、網絡輿情和政民互動等4大類20條市民訴求渠道的綜合服務機構。自成立以來,以創建全國縣市區一流的群眾訴求服務平臺為目標,推動了市民訴求辦理工作的轉型升級,促進了全區社會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曾先后榮獲全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單位、全國工人先鋒號和山東省服務名牌、政務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省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智慧城市典型案例評選背景資料:
青島市信息化促進會、青島智慧城市產業(技術)聯盟工作人員介紹,我市已于4月11日正式啟動《2017智慧青島典型案例評選》,本次活動,旨在聯合建設運營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各政府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以及這些項目廣大的使用者、新聞媒體,共同展示和發掘青島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案例,共同感受智慧青島建設為大家帶來的新變化,吸引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產業發展相關的國外高端人才、先進技術、運營團隊、研發機構等落戶青島,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建設智慧青島。
記者同時從市經信委了解到,近年來,在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按照《智慧青島戰略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總目標和全市統籌、部門協同、區市共建、社會參與的總要求,從各自行業領域和所轄區域入手,扎實推進智慧城市建設。2014年來,每年政府引導社會投入約60億元,重點推進70個左右的智慧青島建設項目,已經推進了總投資179.7億元的228個年度計劃項目,其中智慧城市運行與行業管理服務項目76個、智慧市民服務項目56個、智慧企業服務項目36個、智慧產業項目46個、智慧基礎設施項目14個,目前上述82%的項目基本建成。隨著更多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的投入運營,青島的市民生活和工作方式、企業經營和發展模式、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范式發生了實實在在的改變。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青島將在2017年,突出推進總投資117.9億元的131個年度計劃項目建設,重點推進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項目建設,下一步,還將著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由財政投資為主向社會投資為主轉化,由建設政府管理性項目為重點向各行業領域深度應用協調發展演進,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城市管理與社會服務相協調、城市品質與經濟實力相互促進的全國領軍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