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林村對柳林湖桃花島進行綜合整治,泉水叮咚奏響鄉村歡樂曲;西姜戈莊村原先的臭水溝變成了景觀河,河邊還建起了玫瑰文化公園;考院村道德一條街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張家煙霞村占路經營的花市變成黨建文化長廊……2016年以來,一場美麗蝶變在即墨市各鄉村接連上演。 30個鄉村精品示范村建的比城市的環境還好,公園、雕塑、文化街、道德長廊、村史館等設施讓人眼前一亮,引來了一批又一批鄉村旅游潮。
????“建設美麗鄉村之初就定下了標準,開展五美創建,從而提升美麗鄉村的內涵品位。”即墨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張廣玉介紹,去年初,即墨市按照“示范帶動、分類實施、梯度培育”的原則,每年在確定的美麗鄉村重點創建村中,開展鄉風文明示范培育,打造出的首批30個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目前已經全部達到鄉風文明示范村標準。每到一處村子四處可見綠化花叢,結合當地農業特點,精心設計過的街巷、充滿人文氣息的墻壁繪畫等等。
????村還是那個村,變美了;河還是那條河,變清了;人還是那個人,年輕了……記者在即墨西姜戈莊村看到,原來的污水河變成了景觀河,新建的廣場上,大屏幕播放著村民自己表演的廣場舞節目。記者在即墨的田橫周戈莊村、考院村、張家煙霞村、柳林村、汪汪泊村、西杻河頭村等看到,村里環境變美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大家的幸福指數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即墨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克輝介紹,一幅發展藍圖、一個文化品牌、一套標識系統、一個文化公園、一條文化街、一條特色路、一座綜合文化中心、一套治理體系、一個好的生活方式……除了打造村級品牌以外,即墨市還以“傳承歷史、延續文脈、現代文明、新興文化”為目標,圍繞本土歷史文化、道德傳承、民風民俗、宗族先賢、特色產業等方面,進行系統挖掘整理,并通過不同載體加以呈現,留住文脈、賦予內涵,充分升華村莊精神和村民品格,彰顯美麗鄉村的獨特文化“神韻”。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即墨建成的30個美麗鄉村中,村村成為市民近郊賞景休閑的好去處。隨著游客的增多,一些村民還開起了農家宴,注冊了本地的土特產商標,做起農業經濟項目的開發,而隨著農村環境的改善,這些深層次的農業經濟產業鏈會越來越有前景。
????光伏扶貧摘掉貧困帽
????即墨市靈山鎮索戈莊是省級貧困村,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這個村將摘掉貧困的帽子,這緣于當地政府找到了一個幫助村民脫貧的路徑——光伏扶貧。
????即墨今年完成的光伏扶貧27個省級貧困村,平均年發電量達400萬度以上。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村建起 “造血庫”,今年,即墨境內的省、市兩級貧困村將全部脫貧摘帽。
????如今,在即墨大信鎮的昌盛日電公司,主要發展的就是光伏產業。而一部分光伏大棚緊緊和當地的扶貧相結合,讓許多貧困戶借助光伏大棚脫貧致富。
????大信鎮梁家荒村過去主要種花生、玉米、小麥,兩畝地年收入最多兩萬元。光伏農業園區建成后,公司從村民手里流轉到了土地,又招聘村民來種平菇,村民賺到雙份的錢。初期的菌包生產、食用菌種植和后期的深加工、市場銷售,都由公司負責,許多村民只做中間環節的管理和采摘。兩畝大棚年產的平菇,除去成本純利超過了6萬元。在光伏太陽能小鎮——即墨大信鎮,10多個新型農村社區均建設有500至1000畝太陽能光伏大棚,由企業建成中心社區及光伏農業科技大棚,中心社區以太陽能為主題元素,配套建設太陽能產品及服務設施,實現光伏、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社區的有機結合。
????竇宗君市委農工辦主任、市農委副主任
????美麗鄉村提升農民幸福水平
????今年,市委市政府著眼于城鄉統籌,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服務美、人文美“五美”美麗鄉村“十百千”行動計劃。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圍繞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著力推進以下工作:一是著力提升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水平。按照“五美”融合發展要求,創建10個集聚類農村新型示范社區、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000個美麗鄉村達標村。二是著力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以農村改路、改電、改校、改房、改水、改廁、改暖“七改”工程為重點,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050戶,基本實現農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全覆蓋。年內完成150個村莊供水管網改造。推進“村村通”公交工程,實現具備公交安全通行條件的行政村全覆蓋。迅速啟動農村供暖工程,因地制宜探索新型清潔供暖模式,提高清潔供暖比重。三是著力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步伐,實現“八有”配套標準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和規范運轉全覆蓋。年內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00所,建設農村智慧校園300所。城鄉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范圍統一擴大到在校寄宿生總人數的30%,特殊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80%。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完成100個貧困村(經濟薄弱村)脫貧任務。四是著力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平。完善農村治理體系,構建農村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落實治安巡邏、治安清查、堵截查控三大機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項措施,提升農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讓農村既村容整潔又鄉風文明。
????牛霞光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
????因地制宜打造精品特色鄉村
????“美麗鄉村的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據各村特色分類分層次發展和提升,打造精品特色鄉村。”作為城陽區流亭街道葦山社區三十多年的老書記,牛霞光參與見證了我市鄉村建設和突變,他認為應該強化規劃引領,推動一村一個規劃。根據鄉村的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產業發展、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農民實際需要等要素,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尊重自然美,注重個性美,構建整體美,合理安排村莊的產業平臺、基礎設施、農田保護等空間布局,在美麗鄉村的特色上下功夫,在美麗鄉村的差異化上找出路,確保一村一個規劃能落地、可實施,嚴控大拆大建,避免千村一面。
????在牛霞光看來,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應大力開展綠化造林活動,抓好河道溝渠、村莊庭院和房前屋后的綠化美化,建設“天藍、地綠、山青、水凈”的生態環境。同時要加大對地域風情、傳統民俗、人文典故等非物質文化的發掘和傳承力度,加大對古民居、古農具、古樹木等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和開發力度,豐富鄉村的文化內涵。讓鄉村產業強起來、設施多起來、環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