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個數量龐大、技藝高超的人才梯隊內發展,沒有完備優質的培養平臺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年僅31歲的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職工張合禮說。從一名職場新人到公司最年輕的高級技師和資深技能專家,他僅用了7年時間。
????據市人社部門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像張合禮這種技藝卓著、堅守一線崗位的高技能人才全市有21.3萬人,占技術工人的31.5%。啤酒過濾大師李新海、高鐵調試專家周勇、青島港口工人郭凱、冰箱裝配專家崔惠峰……一個個坐擁絕活的大咖在行業內聲名遠播,成為彰顯青島“工匠精神”的一張張鮮活名片。
????不少工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今天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企業的培養。正如張合禮所言,如果沒有企業搭建的平臺,他不可能成長得如此迅速。
????搭平臺、建機制、造環境、促成長——這已成為青島企業弘揚“工匠精神”、促進技能人才成長的共同路徑。 多維度培育知識型高技能工匠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應用進程的加快,海爾正在深度對接工業4.0,打造互聯工廠。“在工業4.0時代,工廠小微主要具備創客的素質和能力,專業技術員工要成為智能化工廠的方案顧問,一線員工要從傳統的操作者轉變為能夠管理智能設備、改善并優化智能效率的知識型員工。”海爾集團互聯工廠HR負責人姬濤說,基于此,提升員工的技能,激發員工的創新激情,是所有人才培養方案考慮的內容。
????近年來,海爾從“工匠精神”出發,多維度打造海爾創客首席技師體系,通過36類首席技師規劃、創客技能大賽等方式,推動每一名員工向知識型轉變。目前,海爾已擁有創客首席技師186名,高級技師591名,家電行業認證專家21名。
????釀造是啤酒生產的核心環節。青島啤酒自1903年創建以來,一直將釀酒人才培養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校企、企企合作,培養各層級的釀酒骨干。青島啤酒管理學院院長助理史傳珉介紹,青啤與江南大學、中德啤酒學校、慕尼黑杜門斯啤酒學院等國內外優秀的高校、企業建立了長期的人才培養關系,從一線操作人員到高級釀酒師,都不斷汲取最新的釀造技術,為青島啤酒不斷注入新鮮的活力。
????青啤與中德啤酒學校建立了維修骨干、包裝設備主操手等多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培養基層操作骨干。與慕尼黑杜門斯啤酒學院合作定制的“青島啤酒—Doe-mens釀酒師班”已畢業兩屆,目前正醞釀“未來釀酒大師”的培養方案。“這一方案是青啤培養國際化釀造人才的新嘗試,也是為支持青啤公司可持續發展儲備國際化釀造人才。”史傳珉說。 名師帶徒,讓高技能人才成長
????“沒帶出過合格徒弟,就不能成為高技能人才;沒帶出過優秀徒弟,就不能成為核心技能人才。”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每一名高技能人才都肩負著這樣一個光榮的使命。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的 “工人教授”周勇,從業28年內先后帶徒86人,其中28人成為高級技師、56人成為技師,這當中又有12人成為中國中車核心技能人才。像周勇這種帶徒的中車工人不是個例,“師父”和“徒弟”不僅是一種稱謂,更是一種技能的傳承。“高技能人才帶徒是我們的傳統,公司內部除對帶徒給予獎勵之外,還將其帶徒數量、質量、課時等納入到任期考評指標之中,并作為核心人才選拔、晉升、續聘的重要指標。”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負責人說。
????青島啤酒的“過濾王”李新海,自創多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先進操作法。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工匠就是一門手藝,要通過師傅的‘傳、幫、帶’和口傳心授一代代傳承下去。”作為前輩,他把自己一身的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團隊和同事。目前,徒弟中有5人成長為公司釀酒師,20多人成長為公司各個工廠的技術骨干。
????如今,名師帶徒在島城企業蔚然成風,成為高技能人才成長的“捷徑”。海爾技師工作站、青啤“金牌專家庫”、中車四方“周勇技能大師工作室”、青島港“皮進軍創新工作室”等就是青島工匠實現技術交流,完成技能傳承的縮影。 完善激勵機制,永葆充沛活力
????為鼓勵專業技能人才創新發展,青島港制定出臺了《創新管理辦法》,對技術工人的創新成果不僅重獎,而且記入個人榮譽檔案,既有現實利好,又有長期“紅利”。2015年青島港集團評選出的“港口創新成果和崗位創新成果”中,港口創新一等獎獎勵金額從原先的3800元提至3萬元。“完備的薪酬、激勵機制是員工未來發展的‘定心丸’,這味藥是打通很多難題的關鍵。”青島港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王新澤說。
????無獨有偶。海爾創造性實施的“技能掙酬 用戶付薪”機制,通過營造“我的價值我創造,我的增值我分享”的積極薪酬激勵氛圍,讓一線員工做了主人。“自掙卡工資的實質是,激勵員工單位時間內通過高效勞動,多勞多得。”姬濤說。
????在海爾首席技師的發展通道中,員工通過內部認證后可參加國家職業資質的認證,此舉不僅可獲得機會,也可享受國家高技能人才激勵。
????在一系列激勵機制帶動下,海爾涌現出了4分30秒裝配一臺冰箱的 “青島第一”紀錄保持者崔慧峰,他先后在工作崗位上輸出30余項改善成果,成為冰箱“精準裝配”的標桿。
????造一方熱土,育萬千人才。得益于企業搭建的一個個平臺,島城專業技能人才隊伍日漸壯大,為早已享譽世界的“青島制造”再增一抹亮色。